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釣魚城南宋衙署建筑群是個四合院
在合川釣魚城,南宋時期的高規格衙署建筑遺址,至少由8座精美的建筑組成!
近日,在重慶地理信息中心舉辦的《宋蒙戰爭與山城攻防體系研究》講座上,市文遺院副院長袁東山首次對外披露了釣魚城范家堰遺址,發現的南宋時期衙署遺址建筑群還原分布圖。
1500平米水池在最前面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市文遺院在對釣魚城范家堰遺址的考古工作中確定,這里曾有一座總面積1.5至2萬平方米,在全國都屬高級別的四合院形衙署建筑群,市文物專家普遍認為,這里就是合州州治衙署遺址。
而就在近日,市文遺院專家對整個釣魚城考古工作進行的梳理中,還原了截至目前,范家堰遺址發現的所有古建筑遺址模樣。
在市文遺院副院長袁東山出示的這張示意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8座古建筑的分布,呈前4后4的格局。2014年發現的平均深度3米左右,平面約1500多平米的水池,則位于這一建筑群的正前方。袁東山估計,這一水池在800多年前不僅軍隊、政府官員用,當地的老百姓也會用。
規模華麗,只因宋朝人愛文化
根據這張還原出來的效果圖,我們可以看到這棟衙署建筑呈明顯的四合院造型。之前發現的花園遺址,燈塔遺址則位于中間。之前披露出的地下金庫,則位于整個建筑群的最右上角較為隱秘的位置。現場考古負責人王勝利說,按照當時的風俗,應該叫做銀庫。
由于這一建筑群是依山打造,所以呈現明顯的坡度。至于這8棟建筑的具體功能劃分,目前市文遺院專家還在進一步考證當中。不過從建筑風格來看,這一衙署建筑群,已經達到了南宋衙署6個部門辦公的規模,而且建筑風格華麗。袁東山說,這和南宋時期,整個社會文化氣息較濃厚有關,即便是在戰爭年代也很明顯。不過遺憾的是,這一建筑群在釣魚城被蒙古軍隊占領后,就被焚燒破壞得比較徹底。
皇帝傳詔的亭子藏在公路邊
袁東山強調說,這8棟建筑應該并非這一建筑群的全部。今年市文遺院會繼續對范家堰遺址進行考古工作,更多屬于800多年前的秘密將被揭開。
袁東山舉例說,由于這一衙署建筑群規格較高,通常都會有皇帝傳詔書用的亭子。根據目前的工作進展推測,這一亭子的遺址,應該位于現在范家堰前的公路附近,距離水池不遠。如果這一遺址能夠發掘出來,會進一步佐證這一“高級辦公樓區”的真實程度。
由于釣魚城考古工作連續實現重大突破和發現,因此袁東山建議,將目前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釣魚城遺址,申報為“國家文化遺產公園”,方便對這一景區的歷史文脈進行更好的發掘和保護。
編輯:陳佳
關鍵詞:釣魚城 南宋衙署建筑群 是個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