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中國慈善進步指數發布——

中西部五省份排名優于人均GDP排名

2016年04月05日 15:31 | 作者:顧磊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慈善發展水平是否對應人均GDP水平?答案是未必。

3月29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和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聯合發布“中國慈善進步指數”(簡稱“指數”),對省級慈善發展水平進行評估,其結果顯示,共有5個中西部省份的指數排名優于人均GDP排名。

“盡管‘指數’顯示東部地區慈善發展水平高于中西部,但是從后者的情況來看,經濟相對落后地區未必不能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

慈善法出臺之際,“指數”的發布旨在為各地發展慈善事業提供參照。“指數”由政策環境、組織發展、貢獻影響和社會參與這四個一級指標以及20個二級指標構成。評價對象為除港澳臺外的全國31個省份。中國慈善進步指數各項指標的基礎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民政統計年鑒》和公開信息,時間段為2012年至2014年間。

據了解,中國慈善進步指數具有三大特點:一是獨家研發的評價指標占80%;二是對省級慈善環境進行評價;三是對慈善發展趨勢進行判斷。

京滬蘇浙粵穩居前五

北京人均擁有基金會最多

2012年至2014年的中國慈善指數研究結果顯示,北京在組織發展、貢獻影響和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優勢突出,連續3年的慈善進步指數均排名首位;除北京外,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也連續3年穩定位居慈善進步指數前五。

北京是全國唯一的每10萬人擁有基金會數超過1個的省份。2012-2014年,北京人均捐贈額分別達到179元、193元和189元。

江蘇省在2012年至2014年中國慈善進步指數排位分別為第二、第二和第三,其在政策環境、組織發展、貢獻影響和社會參與等四個方面具有綜合性、均衡性的發展優勢。

廣東省在全國首先推行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政策和下放非公募基金會與異地商會登記審批權限,開拓與創新力強。

上海市在中國慈善進步指數排名中也具有整體性優勢,突出體現在募捐政策與對經濟的貢獻方面。在絕對規模上,2012-2014年上海的社會組織總收入額在全國排名前三,分別是279億元、210億元和253億元。

浙江省在促進社會織織發展方面排名靠前。2012-2014年,浙江每萬人擁有的社會組織數分別為5.82個、6.63個和7.23個,連續排名全國第二;獲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社會組織分別為290個、332個和376個,均排名全國前三。

總體來看,中國慈善進步指數排名特點有三個,一是東部地區慈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二是指數排名整體穩定;三是寧夏、貴州、云南、四川、湖南5個中西部省份指數排名優于人均GDP排名,連續3年超過人均GDP排名5個及以上位次,表明這些省份慈善事業走在經濟發展前面。

各地慈善突破方向不一政策創新呈差異化景象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傅昌波介紹,“省級慈善政策創新度”是“指數”中較重要的二級指標,占比達10%以上。

對全國各地慈善政策創新的梳理顯示,各地創新的特點不一,有明顯的差異。

在地方慈善法規建設方面,江蘇與寧夏是僅有的兩個出臺省級慈善事業整體發展地方性法規的省份。

在推進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方面,廣東早在2011年就率先吃了“螃蟹”。當年,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社會組織管理的實施意見》,明確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經濟類、科技類、公益服務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制度,在全國范圍內起到引領作用。

2012年,吉林、廣東、安徽、西藏等4個省份出臺有關社會組織行政審批權下放的政策。據中央政策,2013年至2014年,下放有關社會組織的行政審批權的行動才在各省逐漸推廣。

上海和湖南在募捐政策創新方面尤為突出。兩地分別在2010年和2012年頒布省級募捐法規,是全國僅有的出臺專門募捐法規的省份。

陜西等省份則在志愿服務政策創新方面走在前列。截至2014年底,有13個省份出臺省級志愿服務促進條例。其中,陜西政策明確到2020年,全省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總人口比例的10%,也明確了志愿者登記政策、志愿者培訓體系政策。

慈善組織將持續高速增長慈善對經濟社會貢獻凸顯

“指數”在“組織發展”方面上升態勢十分突出。九成以上的二級指標數值呈上升發展,尤其是持續上升的趨勢顯著。

“這表明,慈善事業發展的組織形態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引領整個慈善事業發展的主力。”傅昌波說。

另一方面,慈善不再可有可無,其對經濟社會貢獻日益凸顯。“指數”的“貢獻影響”方面,63.87%的二級指標的數值呈上升發展趨勢。我國整體的社會組織增加值與社會組織總收入額絕對值呈現持續上升或波動上升態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逐漸增強。

2015年,我國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十三五”規劃提出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要達到56%的發展目標。

“在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逐步提升的過程中,作為社會服務領域的重要部分,慈善事業的影響力將日益凸顯。”傅昌波表示。

“指數”發布方認為,隨著慈善法的實施,地方競相創制的態勢將會形成,而法律帶來的多方面措施,將會讓慈善組織廣泛參與公共服務,慈善事業對于經濟社會的貢獻影響將更為凸顯。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慈善 公益 基金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