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農業部談國內外豬肉價差大:大量進口不必要也不可行

2016年04月07日 13:5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4月7日電 農業部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談及進口豬肉與國產豬肉巨大成本差異問題,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表示,價差較大是養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他強調,大量進口豬肉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合適的,同時也是不可行的。下一步,農業部將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國內生豬產業提質增效,增強競爭力,穩定生產和市場。

  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葉貞琴、農業部畜牧業司馬有祥司長、種植業管理司潘文博副司長出席發布會,介紹玉米結構調整與生豬生產形勢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稱,2015年的1月到10月,中國的進口豬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0%,而且進口的平均價是12.3元每公斤,相比同期國內22.8元的均價,在巨大的成本差異面前,對我國的豬肉生產有什么影響?

  對此,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表示,2011年開始,我國豬肉進口量增幅很大,但絕對量不大,去年凍豬肉進口不到80萬噸,加上豬雜碎80多萬噸,加起來160萬噸左右。我國豬肉產量5487萬噸,進口比例較低。

  馬有祥指出,關于豬肉進口的問題,有三個判斷。

  一是大量進口不必要,中國人吃肉沒必要靠外國,因為中國已經有足夠的生產能力。從2010年開始,我國豬肉產量一直在5000萬噸以上,改革開放初國內豬肉產量是1000萬噸左右,現在是5487萬噸,上了4個千萬噸臺階,中國有比較充足的生產能力,也有非常靈活的市場發展機制。這幾年盡管有豬周期,但也正好說明我國的生產能力是足夠的,如果供不應求,就沒有豬周期了。

  二是大量進口不合適。生豬產業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農民,近4000萬戶的養豬戶,加上上游飼料工業,下游的屠宰、運銷產業,產業鏈長,就業人口多,大量的進口替代國內豬肉是不合適的。

  三是大量進口也是不可行的。現在世界豬肉貿易量700萬噸左右,日本、韓國、墨西哥等穩定依賴進口的國家,每年進口量400多萬噸,剩余的可進口的豬肉不超過300萬噸,如果中國豬肉出現大的缺口,進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目前國內外豬肉存在比較大的價差,這是養殖成本不同造成的。下一步,農業部將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國內生豬產業提質增效,增強競爭力,穩定生產和市場。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國內外豬肉價差大 豬肉價格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青青草原 |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