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女孩患罕見病就醫時生意外 口腔“破”了出血3斤
醫生為小玉進行手術
受血管瘤影響,右頜骨發生病變
本報訊 遵義縣一女孩口腔常常出血不止,當她在醫院準備接受治療時,口腔突然大出血1500毫升,導致休克。經緊急手術,目前該女孩已脫離危險。據悉,她是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血管瘤。
13歲的小玉家住遵義縣鴨溪鎮。今年3月30日,小玉右側大牙有輕微的出血。“這個年紀的孩子正在換牙,所以當時就沒在意。”小玉的父親王忠力說,他兌了些鹽巴水讓女兒漱口,果然止住了血。
接下來的幾天,小玉接連出現類似癥狀,且均用鹽水止血,這讓父親相信,孩子只是換牙出血。但4月6日晚,小玉口腔出血加重,血流不止。“帶到當地鎮衛生院和縣醫院,醫生都不敢接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王忠力連忙將女孩送往遵義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據口腔醫院醫生王琨介紹,4月7日,在采取措施止血后,院方迅速為小玉進行了一系列檢查,發現其患的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頜骨中央性血管瘤。“下牙槽里的動脈血管發生病變,長了若干細微的支血管,將她的頜骨破壞后發生出血。”
該院醫教科主任宋慶高博士說,這種血管瘤在初期并不會有明顯癥狀。“好比一棵樹,地下長了若干支根,這些支根沒有撐破地表時,外面無法察覺。而一旦開始出血,就是地表被撐破的時候,要解決問題,只能從地下切掉那些支根。”宋博士說。
4月8日晚,正在檢查和術前準備中的小玉,突然口腔大出血,“整個嘴里全是鮮血,一口接一口地吐。”王忠力說,因出血量大,孩子一度休克。院方稱,孩子的出血量在1500毫升左右(約三斤s),差不多是她總血量的一半。
當晚,口腔醫院聯系了遵醫附院ICU和介入科醫生為小玉止血、輸血。醫生發現,小玉口腔出血的滋養血管形成栓塞,“好比人為堵住水管上游,減少了下游流水量。”醫生說,采取這一措施后,小玉口腔大出血被止住。經過輸血,孩子恢復意識,“她體內的血,幾乎全部換了一遍”。
為及時手術,4月9日早上,在北京出差的宋博士乘機返回遵義,在另幾位醫生的配合下,歷時3個多小時順利完成手術。小玉終于脫離了危險。 (本報記者 黃寶華)
保留部分頜骨 女孩留住美麗
宋慶高博士說,受血管瘤病變影響,女孩的右頜骨,已經形成8×2.5厘米大小的腔竇,“相當于一個空洞。”從方便手術考慮,完全可能將她右側頜骨去掉,但那樣會形成面部缺陷,影響美觀,而且右側無法長牙。
為讓這名13歲的女孩長大后不留下面部遺憾,醫生保留了約三分之一的頜骨,這從外表上看不出任何缺陷。“不過,女孩今后不能吃硬東西,比如啃骨頭、啃甘蔗。”醫生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女孩患罕見病 口腔破了出血3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