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難忘那“酸爽”的感覺
幾年前,我就聽說過雙立人指甲鉗的“好”。后來,有朋友從德國帶回來一把,我試用了一下,剪指甲時那“酸爽”的感覺至今難忘。
經濟學家周其仁也是在用過一把雙立人指甲鉗后,“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指甲長成什么樣子”。他說:“人的指甲有兩個弧度,普通指甲鉗只有一個弧度,而雙立人指甲鉗就有水平的和上下的兩個弧度,剪起來特別妥帖。”
周其仁以指甲鉗為例,引出了我國商品供給深層次的問題:供給過剩只是表象,本質上是優(yōu)質供給太少。
這次實地走訪指甲鉗企業(yè),感受到企業(yè)爭做國際一流產品的心氣兒。但平心而論,與國外頂級產品相比,國產指甲鉗的差距仍然明顯,還沒造出德國雙立人那樣的指甲鉗,不少企業(yè)欠缺一種圍繞消費者開拓市場、發(fā)現需求的“韌勁”,以及對技術和質量精益求精的“匠心”。
現在,國內市場供給可謂豐富,但大路貨多,精品少;一般化產品多,個性化產品少。表面看,產品多得挑花眼,但真正中意的總是難找到。很多產品只能“湊合用”,離“快樂用”、“享受用”的目標相差很遠。
匠人的價值在于制造精品、滿足需求。隨著消費升級,消費需求日趨多元化、個性化、時尚化,對商品品種的多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全球看,為什么一些企業(yè)的產品總是受市場追捧?就在于他們把對產品的精益求精擺在首位,新品種的開發(fā)、設計搶在了前頭。蘋果手機被看作是當代工業(yè)制造的典范,每次蘋果推出新手機,都像是時尚界的新品發(fā)布,每款產品的設計秒殺眼球。
培育匠人精神需要企業(yè)自身努力,也需要良好的創(chuàng)新土壤。如果每當企業(yè)推出新品,市場上便山寨成風,假冒盛行,造假者占了便宜,創(chuàng)新者就沒了信心。政府應加強市場監(jiān)管,扶優(yōu)驅劣,整頓市場秩序,讓匠人們靜下心來做研發(fā)、搞設計。制假售假沒了生存空間,新品種就會越來越多。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快”時代,在快生活、快節(jié)奏的背后,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顯得可貴。但愿國內企業(yè)從造好一把小小的指甲鉗入手,用匠人精神為消費者生產出品種更多、質量更好的精品,讓那“酸爽”的感覺成為常態(tài)。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周其仁 雙立人 指甲鉗 商品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