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網民來自群眾,網意反映民意

2016年04月25日 15:20 | 作者:理觀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7億,是活躍在網絡世界里的中國力量。近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如此以億記的數量級成就,背后是強大的網絡民意,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認真對待,而且要及時傾聽。

網民是老百姓的一部分,老百姓在網上就意味著部分民意在網上。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一項民意調查,以前往往需要打印厚厚的一沓紙,要么讓政府工作人員下去分發再收回,要么委托專業調查工作來承擔。如今,網絡讓民意跨越了時空距離,不管是“PC端”還是移動端,動動鼠標或滑動指尖就能實現政府與老百姓間的互動往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溝通便捷,網絡賦予民意新的內涵,給政府新的契機。

“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想群眾之所想、聽群眾之所愿,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早已實現了從線下走向線上、從單向溝通變成線上下的互動?!巴ㄟ^網絡走群眾路線”正是此意,但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領導干部深入群眾、不需要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而是在這個“無所不網”的時代,要學會網絡、用好網絡、用足網絡,讓干群溝通、官民交往在現實與虛擬空間中最大程度地實現無縫對接。

不過,網絡世界的多元性與復雜性往往不是簡單的“你情我愿”,即使在網上跟蹤民意、關切民情、集納民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比如,老百姓的現實利益呈現主體分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訴求,既有贊揚聲也有批評聲,這一方面考驗著政府如何對等地聽取多方意見,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有在網絡“雜音”中辨別“真聲”的能力。又如,基于網絡傳播廣、速度快的特點,針對某些輿論熱點,政府有關部門如果不能及時跟蹤輿情、了解網民態度、給出有力回應,那么網絡意見很可能在較短時間內演化成現實糾紛。

其實,老百姓上網表達的不僅是個人意愿,領導干部上網關注的也不應只是個別態度。網絡早已不同于傳統的輿論場,這里有建設性意見、有求助的各類困難、有困惑的政策疑問、有模糊不清的認識、有需要化解的怨氣,它們是網絡民意的呈現,也是現實民意的樣本。領導干部需要“經常上網看看”,只有把“網絡眾意”當成“網絡公意”,才能讓互聯網真正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多元的民意民情需要理性表達,良好的網絡生態需要共建共享。領導干部請勿給自己裝上“防火墻”,因為民意在網上,群眾也在網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習近平 網絡民意 網民 網絡 走群眾路線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AV电影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亚洲性福利网站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