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劉興國:國企盈利要靠創新與改革

2016年05月03日 09:33 | 作者:劉興國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今年一季度,酒鋼集團公司利潤、收入、產值以及費用全面完成預算目標,環比減虧35.9億元。特別是3月份,酒鋼實現盈利2000余萬元,結束了連續14個月的虧損局面。此前,中國鋁業發布業績預告稱,2015年度經營業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預計為兩億元左右,走出了“虧損王”的陰影。

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高企,企業經營環境十分嚴峻,所面臨的挑戰可謂前所未有。酒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鋁業能夠扭虧為盈實屬不易,讓市場看到了更多國企通過自身努力實現扭虧為盈的希望。2016年是新一輪國企改革全面啟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只能為優化企業發展外部環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國企盈利能力的提升關鍵還要看自身的創新與改革。

創新是國企盈利能力提升最根本的路徑,既可以大幅提升產品與服務附加價值,也可以顯著增強產品與服務競爭力,有效拓展企業盈利空間,建立在創新基礎上的盈利能力才會更持久、更可靠。但現實卻是,當前,我國企業整體研發投入偏低,尤其是國企,對研發投入重視不夠。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的研發投入強度僅為1.28,其中,國企為1.14、民企為1.83,與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還有很大距離。因此,國企要想走好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核心是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和新的盈利點。國內外有不少憑借商業模式創新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企業范例。在我國,民企在這方面一直比較活躍,杭蕭鋼構就憑借主動的商業模式創新于2015年實現凈利潤增長1.2倍。我國國企也應借鑒其中的成功經驗,大膽探索。

目前,國企仍存在不利于自身發展的諸多問題,比如,生產要素配置與使用效率需要提升、靈活性與積極性尚有不足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出路在改革。除了國企結構調整、股權多元化改革、用人制度改革應繼續深入推進,同時也應加快內部改革的步伐。一方面,應著力開展資產布局調整,加快不良資產尤其是僵尸資產處置,優化投資結構;大力整合企業各類生產要素,持續提高生產要素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還應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深化管理改革,通過對標管理等方式持續提升管理水平;完善有利于釋放靈活性與激發積極性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國企能夠更好應對來自民企與外企的競爭,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實現盈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無疑是釋放國資活力的重要手段。作為改革試點之一,中國建材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領域進行了成功探索,有關經驗值得總結推廣。

(作者系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興國 國企盈利 創新 改革 虧損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亚洲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 |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