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藝術真實應立足于歷史真實

城市雕塑不該有“昭君牧羊”式的嫁接

2016年05月26日 11:01 | 作者:周友 | 來源:中國藝術報
分享到: 

在不少領域,嫁接術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藝術領域而言,以逗笑為主的相聲節(jié)目,把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撮合”在一起,就非常有趣。比如,有名的《關公戰(zhàn)秦瓊》 ,就很典型。但有的藝術嫁接則顯得不那么適合。日前,有學生發(fā)現(xiàn)重慶沙坪壩三峽廣場的“昭君牧羊”雕塑違背歷史常識。雖然有關部門回應稱,“王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 ,但筆者想說,城市雕塑這類張冠李戴的做法,著實不可取。

昭君牧羊

昭君牧羊

“昭君搶了蘇武的‘飯碗’ ,自己牧起了羊。 ”這樣的藝術嫁接是否得體?看看網絡輿論的反響便可見一斑:“神的邏輯,不久后諸如此類的‘西施殺雞’‘貂蟬遛狗’‘貴妃夢蝶’的塑像會雨后春筍般地出現(xiàn)在霧都每個角落,成為山城的獨特風景。 ”網友的批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藝術真實應立足于歷史真實。

客觀地說,藝術家的確可以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地創(chuàng)造作品。但問題在于,一旦藝術創(chuàng)作以歷史為背景進行,就不能不尊重歷史事實和歷史邏輯,既要把歷史藝術化,又不顧歷史邏輯,這樣的“張冠李戴”花樣則是對歷史人物低俗的誤讀。縱然這樣的作品看起來美觀,然而因藝術真實含量不足,也不能看作好的藝術作品。雕塑藝術作為供人展覽的靜態(tài)藝術作品,如果篡改歷史,或者以想當然的方式創(chuàng)造歷史,這樣的作品新奇歸新奇,怎奈失去了史實基礎,只能懸在半空,其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就遜色許多。

作為城市雕塑,在選題階段,有關部門及創(chuàng)作者就應該審慎待之。遺憾的是,“昭君牧羊”雕塑“上線”數(shù)載卻一直沒被發(fā)現(xiàn)“破綻” 。此外,城市雕塑與藝術家個人工作室的私藏作品不同,后者可以“我行我素”進行創(chuàng)作,包括把昭君和蘇武進行角色換位,而城市雕塑體現(xiàn)的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只有那些既富有審美價值又尊重歷史邏輯的作品才適合在公共空間公開展示。混淆了這一點,片面強調創(chuàng)新比歷史真實更重要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借此,筆者以為,更應引人思考的是“昭君牧羊”一類的雕塑在我們當代的城市建筑文化里,為何比比皆是?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藝術領域 城市雕塑 昭君牧羊 嫁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好看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91尤物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