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市民不愿提供證件 快遞實名制尷尬進行中
6月1日起,快遞實名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開始施行。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規定,寄包裹除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外,快遞單也須實名,且需先通過快遞員檢查驗視。昨日,長春晚報記者分別走訪5家快遞站,只有一家快遞站快遞員要求記者郵寄時出示身份證件。
現象
怕丟失客戶快遞員不愿強制
昨日,記者分別以郵寄快遞名義走訪了仙臺大街、珠海路、海口路附近的韻達、順豐、中通、圓通、天天等5家快遞站,其中僅順豐快遞員明確要求寄送前需提供有效身份證件且實名郵寄。
“從6月1日起郵寄快遞必須出示身份證件,而且實名郵寄商品,如果不能出示那么我們將無法完成郵寄。”仙臺大街附近順豐快遞站內一快遞人員說,他們早在今年年初就一直按照這一規定執行,目前看客戶普遍比較配合。
在海口路附近的一處快遞站,快遞人員表示只要不是違禁品都可以快遞,有無身份證件都可以,但在快遞單上必須實名。“雖然公司有規定,但沒人檢查,我們也閑麻煩,如果寄送普通物品,如衣物、書等,完全不需提供身份信息。但如果寄送藥品或者酒精等違禁品,就得提供身份信息。”該快遞人員表示,他們也曾經要求客戶出示過身份證件,但很多客戶的身份證都不帶在身上,也不能要求人家回家取來再發快遞,而且這樣做會丟失很多客戶。
百世匯通一快遞點負責人薛先生表示,目前,推行快遞實名制仍有難度,可操作性不強。主要是由于目前快遞從業人員復雜,沒有與規范相配套的法律支撐,對于郵寄人來說出示身份信息的確存在安全性問題。“現在長春市場快遞公司多達數十家,被市民熟知的就有十家左右,市民選擇范圍大,一旦覺得快遞公司要求‘過分’,就會拒絕,甚至是永久拒絕,這樣一來,快遞公司就會丟失一部分客戶,因此,如果市民拒絕提供身份證件,快遞公司也只好睜一眼閉一眼。”他說。
市民
不想多一個信息泄露途徑
“身份證上面不但有身份證號碼也有詳細的家庭住址,一旦詳細的信息和電話號碼泄露,很擔心會遇到詐騙的事情。”采訪中,陳女士說出了很多市民的擔憂。
的確,中通快遞員小峰告訴記者,其實早在去年11月1日,快遞實名制已正式實行。今年2月,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提出收寄快件時,快遞業務員應按照《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等。而這一規范從6月1日正式開始實行。“從去年11月1日起,我們就曾經要求客戶在郵寄快遞時提供身份證件,但很多客戶都拒絕了,他們都不愿意提供身份信息,有的說沒帶,有的說丟了,這樣我們也沒有辦法,總不能不賺錢啊。”小峰說,在多次被拒絕后,他也就不太堅持了,而且還有很多人是固定客戶,一般郵寄的都是文件和服裝,或者網購的退貨商品,普遍比較安全,久而久之,對于出示證件要求得就不那么嚴格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快遞實名后,個人隱私安全是市民最關心問題。“如果出示身份證件,快遞員能直接記錄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很不安全。”張女士表示,由于從事電子商品經營店,每天都要大量的發送快遞,目前并沒有快遞員要求其出示過身份證件,而且她郵寄快遞多以店鋪名稱填寫,非本人真實姓名。她表示,即便是快遞員要求,她也不會出示身份證件。
消協
盡快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
昨日,記者就此咨詢了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鐘萍。她表示,長春及29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就曾對受訪者開展了“信息遭遇泄露”的相關調查,發現有52%的受訪者表示數據曾遭泄露。而且消費者普遍反映遭遇泄露最多的就是個人信息。而最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的渠道受訪者普遍認為是網絡電商平臺等。另外,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微信、QQ等通信軟件及郵寄和收取快遞也是容易泄露個人信息的渠道。因為在快遞單上的電話都是真實的,而微信往往都是用手機號注冊,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就很容易因此被泄露。
因此,她建議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建立規范合理的個人信息采集使用制度,信息、數據的采集使用必須得到當事人的授權。盡快出臺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法律,用更完善的立法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不受侵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快遞市實名 尷尬 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