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從“端午安康”中感受文化魅力

2016年06月12日 14:08 | 作者:王石川 | 來源:湖北日報
分享到: 

端午節期間,微信朋友圈里熱傳著一則消息:端午節不能“互??鞓贰?,只能“互送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日,五月初五還是毒日,所以某非遺專家說:“不是所有節日都互??鞓?,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中國新聞網6月10日)

安康和快樂,都是表情達意,原本不必細究兩者差別。但是,隨著“端午節為什么不能祝快樂”等文章橫掃網絡,很多人生怕說錯話,不討喜。

爭執端午節該不該快樂,客觀上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次溫習乃至致敬?!鞍部嫡摗辈⒎莵y彈琴,所謂“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投曹娥江,屈原投汨羅江”的傳說中也許有演繹成分,但端午節的源流確有悲壯的因素在內,若從源頭論,不說快樂只祝安康,也不無道理。

然而,文化是一條流動的河,在漫長歲月的沖擊下,端午的內涵必然會越來越豐富。在民間,端午的主題是迎接暑熱來臨之前的辟邪、驅毒和祈福,被賦予了祛病防疫的含義,后因紀念屈原,又成了一個緬懷的日子。我們今天過端午,想到的除了它的文化內涵之外,還會想到歡快地吃粽子、賽龍舟,還會佩香囊、懸艾葉菖蒲,給孩子們掛咸鴨蛋,享受一個難得的假期……不同的行為代表不同的含義,要求在這一天不能快快樂樂,只能悲悲戚戚,其實也窄化了端午節的精要。

有學者舉例稱,很多古人詩文都講到歡喜快樂過端午。例如北宋詩人晏殊的端午詩:“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又例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詩的序中說道:“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端午節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元,并非始自今天,而是千百年前就已被多重塑造了。它早已經不是單一的文化主題,而是具有多樣的文化內涵。

正因為如此,有人喜歡在端午節這天祝人安康,有人喜歡在端午節這天祝人快樂,其實是各得其所,各隨其興。如果通過爭議,促使更多的人去閱讀與端午相關的歷史背景,去誦讀古詩詞,去喚醒并未沉睡的文化記憶,對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王石川)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端午安康 互送安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精品久久亚洲中国一级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