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外媒:東南亞沒人真希望中美因南沙問題打起來
6月5日,第15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閉幕。與會期間,各國代表就南海、朝核、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諸多涉及區域安全的問題展開廣泛討論和對話。
此次對話會上,加強合作、實現共贏的聲音明顯占據主流。作為地區大國,中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日益擴大,再次受到高度關注和熱議,并展現出更加成熟的姿態。
香會涌現新氣象
近年歷屆香會上,各國代表間的激烈交鋒一直是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在地區安全形勢極其復雜的情況下,有關各國代表均表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性,少數不和諧雜音應者寥寥,凸顯了本屆會議在地區安全新形勢下的全新氣象。
地區形勢空前復雜。本屆香會召開之際,亞太地區安全形勢比往年更加復雜。南海問題、朝核問題、地區恐怖主義威脅等諸多因素都對地區安全穩定造成巨大沖擊。尤其自海牙國際仲裁法庭一意孤行,宣布受理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后,更使地區安全形勢火上澆油。外界普遍預測,常設仲裁法庭將在近期作出可能有利于菲律賓的判決,而此舉必將導致沖突進一步升級。
不僅如此,5月25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海軍戰爭學院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態勢比喻成“宛如與蘇聯持續近50年的冷戰對峙”。兩天后,又在海軍軍官學校發表講話,稱中國的行為可能會筑起一座“自我孤立的長城”,引發全世界媒體高度關注。6月2日,卡特在赴新加坡參加本屆對話會途中向媒體表示,美韓就在韓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即“薩德”系統)進行的協商近期即將結束,“薩德”入韓事宜正在按計劃推進。
暗流涌動的地區安全形勢與美方有關人員近期一系列態度強硬的挑釁言論,令香格里拉對話會籠罩在一片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之中,并導致會議引發的關注度比往屆有過之而無不及。
各方對話理智專業。正當全世界對即將到來的“中美對撞”屏息以待之際,各方代表在本屆香會的表現卻多少有些出人意料:預想中的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姿態、務實的舉措。
首先,本屆香會并未安排以南海為主題的大會發言,以避免會議被單一主題綁架,成為少數國家針對中國的“圍攻大會”。有些國家對南海問題也刻意采取了冷處理的態度。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的泰國總理巴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如果只用沖突的眼光看問題,那就沒有出路。所有相關方都應該想想自己能做什么,用合作的方式來解決沖突。為了共同利益和安全,必須要做出妥協。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講話出人意料低調了許多。盡管在其15分鐘的演講中21次提及中國,但在談論美中在亞洲安全事務上的關系時,語調明顯較以往正面,不僅沒有使用“軍事化”的字眼,還著重強調了與中國開展積極合作的可能。美國媒體認為,卡特講話措辭相對溫和,試圖讓美中此前在南海問題上劍拔弩張的氣氛降溫。
各國代表與會期間就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諸多涉及區域安全的問題展開討論和對話,很多代表呼吁各國加強合作,實現共贏。韓國方面也在峰會期間澄清,美方關于“薩德”入韓事宜已經敲定的說法并不準確。
對話透露新看點
本屆香會在新氣象的背景下,透露出多個耐人尋味的新看點。
中美斗而不破。中美交鋒一直是近年香會的最大焦點。2014年第13屆香會上,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的發言霸權主義氣息十足,中方代表的激烈回應也給外界留下了“強硬”的印象。2015年第14屆香會上,現任國防部長卡特在主題發言中同樣高調向中國發難,中方則在答疑環節中針鋒相對當場加以反駁。而在本屆會議上,盡管地區安全形勢比兩年前更加復雜,中美雙方代表在表達對地區安全問題不同看法時態度堅定,但由于言辭客觀,反而并未出現以往激烈沖突的場面?!岸范黄啤背蔀殡p方在處理分歧時的共識。
美國防部長卡特的主動降調尤為引人注目。卡特的態度之所以與會前判若兩人,一方面是由于在香會這個世界性論壇上,必須準確表達美國政府的態度,而不是其個人或美國軍方的看法。另一方面,本屆香會結束后將迎來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活動,香會發言對中美合作大局的影響是卡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此外,更為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國家并不希望看到中美在亞太地區矛盾沖突激化?!堵摵显鐖蟆?月3日稱,多數亞洲國家并不希望南海主權問題成為另一個左右本區域發展的棘手問題。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期也刊文稱,“在東南亞沒人真希望中美因南沙問題打起來?!痹诖饲闆r下,過度渲染其“冷戰說”“孤立論”顯然會自討沒趣。
尋求建立規則。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盡管有主辦方人員向媒體表示,“吵架總好過打仗”,但單純的“吵架”顯然無助于解決實際問題。面對日益復雜的地區安全形勢,構建一個平等對話、有效溝通的交流平臺已成當務之急,而如何制定相關規則自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美方提出了構建有共同原則的安全網絡??ㄌ卦谘葜v中花了大量時間對其進行闡述和解釋,著力突出其平等性和開放性,并專門強調歡迎中國加入其中并扮演負責任的角色。
盡管卡特的描述“看起來很美”,然而正如諸多媒體和專家所指出的,美國往往習慣于把自身原則置于共同原則之上,在至今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情況下,卻一再用《公約》要求他國就是典型的例子。諸如此類的舉動無疑使其所鼓吹的“共同原則”難以取信于人。
中方則提出建立亞洲特色安全治理模式。中方代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上將在6月5日的演講中,就促進亞太地區安全治理提出四點倡議,即把握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堅持安全治理的正確方向;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筑牢安全治理基礎;堅持在對話協商中互諒互讓,創新安全治理的理念;打造符合地區特點的安全架構,強化安全治理機制等?!肮步ā⒐蚕怼⒐糙A”的思想貫穿始終,與會代表紛紛給予了正面評價。
構建合作的“朋友圈”。本屆香會前后卡特反復宣揚中國正筑起“自我孤立的長城”,雖然賺足媒體眼球,但其本質上不過是為建立符合美方利益規則造勢的噱頭。依靠長期以來對地區和平發展所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中國早已建立起真誠而可靠的龐大“朋友圈”。會議期間,許多國家代表反對美國搞“選邊站隊”的做法。
柬埔寨副首相兼國防大臣迪班、泰國國防部副部長烏敦德、老撾國防部副部長兼總參謀長蘇溫、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里亞米扎爾德在會議期間高度評價了中國為地區和平與穩定所作出的努力,期待中國進一步發揮有效作用。
本屆香會明確提出“追求共同的安全目標”,正是對這些聲音的總結與濃縮。與無中生有的“自我孤立的長城”相比,共同構建一個相互聯系更加緊密的“朋友圈”,才是地區各國真正的需要,并樂于為之努力的目標。
中國展示新姿態
與此前兩屆香會相比,中國在與會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顯示出在當前日趨復雜的地區安全形勢下,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開展對話的方法策略日益成熟,參與塑造地區安全環境的態度也更加積極主動。
自身形象轉變。中國強化南海維權行動以來,一度引發有關國家的疑惑與擔憂,此前歷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激烈沖突正是其具體表現之一。
不過,隨著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利益與地區安全穩定方面所展開的有理、有力、有節且持續不斷的斗爭,使包括美國在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正視并理解中國的合理關切與訴求。
以歷屆香會上的中美對話為例,如果說第13屆香會美方態度居高臨下,那么第14屆香會雙方交流已是平等坦率,而本屆對話的焦點則是共同合作。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中國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亞太的戰略格局,也讓世界格局由一超多強向多極化趨勢發展,“隨著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中國的責任、義務及牽涉到的國際事務會越來越多”。
對話策略轉變。面對香會這樣一個西方國家主導的對話平臺,中國對其的認識定位與對話策略也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從2002年~2006年,中方盡管從沒缺席過,卻并未表現得過于熱衷或高調,代表多來自外交系統或軍方一般人員,與地區各國國防部長云集形成了鮮明對比。
直到2007年,中國軍方才首次派出高級別軍事代表團參會,希望借助香格里拉對話會和與會各方就共同關心的地區安全問題交換看法,增進互信。遺憾的是,隨著美國重返亞太,中國所面臨的壓力陡增,部分國家的“圍攻”與中方代表的“強硬”成為外媒報道香會的常見關鍵詞。
如今,本屆會議上中方代表能夠在務實友好的氛圍中系統闡述地區安全治理構想,并獲得廣泛理解與支持,不僅來之不易,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中國軍方日益成熟的對話策略。
合作模式轉變。長期以來,中國對地區安全和發展的貢獻可謂有目共睹且一以貫之。從最初的東盟與中國“10+1”合作模式,到此后東盟與中日韓“10+3”模式,乃至范圍更大的“10+8”模式都是如此。本次香會上一系列信號表明,地區合作模式將發生進一步變化。
一方面,亞太再平衡將是美國長期戰略。美國防部長卡特在本次會議上明確表示,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參與不是暫時的而是長久的。其通過雙邊同盟和多邊安全合作維護地區霸權的嘗試,無疑將給中國造成持久的壓力。
另一方面,隨著亞太地區高速發展,越來越多域外國家開始嘗試參與地區事務。如參加本次會議的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就聲稱,法國將敦促歐盟國家協調海軍巡航行動,以確保在南海爭議地區有“常規的和可見的”存在。如何適應合作模式轉變,在不斷擴大的平臺上更好發揮作用,將考驗中國政府和軍隊的智慧。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東南亞 中美 南沙 香格里拉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