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內蒙古大興安嶺發現規模最大巖畫遺址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巖畫學會理事崔越領14日對中新網記者透露,近日他到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松嶺古源林場考察時,發現一處內蒙古大興安嶺規模最大的巖畫遺址。
圖為此次大興安嶺地區發現的巖畫之一 崔越領 攝
該巖畫點位于古源林場一處第四紀冰川遺跡--冰長城的崖面上。近百米長的崖面,分布三處巖畫,其中一處長5.5米,高約5米的崖面布滿了巖畫,累計畫幅數300幅以上,是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巖畫規模最大的一處,也是巖畫幅數較多的一處。
崔越領稱,該巖畫為紅色原料繪就,內容為“人物”與“符號”形成的以祭祀為主的原始宗教,圖案技法為“幼稚的”線條。其表現形式與其它巖畫點區別較大的是人群站在一弧線的凹線處,人物由四人逐漸增多至近十人,分析意寓為“借助弧線力量上升”。
崔越領根據以往發現巖畫的情況及附近舊石器遺址遺跡,結合北半球其他巖畫點情況分析認為,此處巖畫為舊石器時代遺跡。由于這一區域存在相當多的巖畫點、舊石器古遺址,因此可以證明這里是人類久遠的文明起源地之一。(記者 李愛平)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內蒙古大興安嶺 最大巖畫遺址 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