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下好增值稅分配這盤棋

2016年06月16日 10:02 | 作者:呂冰洋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中國實行全面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是一場影響巨大且深遠的改革。以增值稅和營業稅為代表的主體商品稅,是兩根插入市場經濟中的“楔子”,楔子的合并和調整,將重新撬動和改變政府與企業、政府與政府、產業與產業間的利益格局。

從歷史視角看,營改增是一場與時俱進的改革。我國的稅制結構框架奠定自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它把增值稅設計為固定資產不允許抵扣的生產型增值稅,并將之作為中央稅。把營業稅設計為針對服務業和建筑業征稅,并將之作為地方稅。如此設計的意圖一是要保障財政收入增長,二是穩定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分配關系。這種稅制設計方案具有歷史局限性,從它誕生起,改革的呼聲一直持續不斷。

近10年,中國稅制改革的動作大部分圍繞增值稅展開。事實上,中央政府2011年就制定了營改增的試點方案。經過幾年試點,2016年3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從稅制運行的機理看,營改增會刺激研發型服務業發展、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助于商業地產去庫存等,這無疑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手。

營改增使得稅制完善了,但是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沒有解決:增值稅怎么分配?

營改增前,營業稅屬地方政府所有,改革之后地方政府將喪失這一重要的財政支柱。目前采取的做法是實行增值稅五五分成,即中央和地方所享有的增值稅各占50%。這種簡單化的處理當然不是一個合理的長期制度設計。增值稅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提高地方政府稅收分成比例后,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從財政利益出發,采用種種手段推動制造業鋪攤子、上項目,成為未來產能過剩的誘因。有鑒于此,中央文件明確過渡期暫定2至3年,屆時根據改革進展情況,研究是否適當調整。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增值稅分配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將稅收集中在中央政府,然后加大轉移支付規模。而轉移支付制度有效的重要前提要么是信息單一,要么是信息透明,然而以中國國土面積之大、政府層次之多、地區差異之明顯,兩點目前均無法滿足,硬要推行會產生更多的資源錯配問題。

另一個方案是調整增值稅分享依據,由按生產地原則分享增值稅改為按消費地原則分享,可選擇的分享指標有消費和人口。德國、西班牙等國就采用這種辦法。但是這種做法的效果也有一些不確定性。按消費分享的話,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統計各地消費數據?地方政府有沒有可能干擾數據統計?網購的存在如何確定消費地?按人口分享的話,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有兩億多流動人口,如何確定分享歸屬?何況,人口不與經濟掛鉤,按人口分享會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發展經濟、培養稅源的激勵。

因此,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如何分配,是考驗改革者智慧的一盤大棋。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營業稅 改征增值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一级少妇a在线播放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无线码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