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北京市政協推創新聽民意重調研促落實
2016年上半年即將過去,編輯在梳理北京市政協近期工作時注意到,在推出新舉措、委員聽民意、下基層調研等方面,有不少新的亮點!下面我們就看一下具體實例:
北京市政協召開霧霾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
5月27日,北京市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就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19件霧霾治理方面的提案進行集中協商辦理。市政協主席吉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上,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通報了提案辦理初步答復意見,19件提案包含的94條建議中,市政府相關部門擬采納82條,部分采納12條。江億、崔鐵寧、劉暢、張琳娜等委員圍繞優化分布式非煤化供暖技術、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提前發布霧霾預警、擴大環保數據信息公開等方面發表真知灼見。
吉林講話說,霧霾治理問題,社會公眾普遍關注、高度聚焦。多年來,市政協委員提出了很多這方面的提案,既體現了委員們的責任擔當,也為充分反映市民呼聲提供了渠道。今年我們還將就加強空氣重污染防治和應對進行專門協商,希望各位委員繼續保持參政熱情,深入調研,積極參加市政協組織的協商活動,為北京大氣污染防治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委員聽民意 政協推出諸多創新舉措
了解社情民意是市政協的主要工作之一,只有更好地了解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才能反映不同意見,傳遞民眾聲音,說群眾想說但又難以到達政策制定部門耳中的意見建議,以便實現向黨委和政府“擺問題”、“出點子”和“促落實”。為此,北京市政協開拓創新出幾項能直接獲取民意的新舉措:
1. 開通官方微信
北京市政協微信公眾號《北京政協》及網絡發言人“鄭小宣”,3月25日推出并上崗亮相。北京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一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政協工作,提升政協工作的透明度和影響力。公眾號推送內容涵蓋市政協日常工作動態、政協委員的故事以及政協特色內容——文史資料等。公眾號中還專門設置了“搭橋”欄目,公布了“鄭小宣”的聯系電話和聯系郵箱。
政協官微網絡發言人“鄭小宣”
2. 開通《委員聽民意》網絡訪談欄目
為更好地發揮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健全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北京市政協在千龍網開設“委員聽民意”欄目,打造委員與群眾直接交流的網絡“民意直通車”。“民意直通車”自5月20日開通以來,已經成功在線直播了兩期,關注度極高。
市政協委員錢瑞和程靜的“雙創公開課”
3. 開播《政協e事廳》節目
《政協e事廳》是北京市政協和北京新媒體集團合作錄制的訪談節目,節目通過主持人與市政協委員的談話,用新的視角對全國熱點話題進行探討。以北京市政協委員為核心,覆蓋全國時事新聞。
委員關注:走進社區圖書館 讓閱讀回歸本質
北京市政協召開醫養結合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
8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就北京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醫養結合問題提案進行集中協商辦理。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講話。
會上,市民政局負責人通報了提案辦理初步答復意見。經過梳理,醫養結合問題提案共計16件,包含63條建議,其中59條被完全采納,4條被部分采納。劉永泰、高彥彬、王海平等10位委員從精準摸清養老需求、建立長期護理保障機制、完善投融資渠道等方面發表意見建議。
吉林指出,這16件醫養結合問題的提案,調研細致、分析科學,充分體現了委員的履職能力;提案辦理單位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采納和回復,提辦雙方交流充分、切實,相互促進,有利于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市政協將探索建立提辦雙方互評機制,促進提案辦理答復意見公開,不斷提升提案辦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希望委員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老年人資源“二次開發”、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等議題,為推動老齡事業發展獻計出力。
北京市政協召開運河文化帶保護和利用工作座談會
6月7日,文史學習委召開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座談會,就運河文化帶保護和利用的調研工作和調研報告起草工作進行討論。文史學習委主任吳世民主持,文史學習委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利用調研組成員出席。
委員在京郊長城文化帶調研
座談中大家建議:一是加強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研究和宣傳工作,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高度,提高運河文化帶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做好運河文化帶的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二是在市級層面組建運河文化帶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協調機構,將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文物局、市規劃委、市旅游委、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市社科院、北京學研究基地等有關機構納入,共同做好運河文化帶保護和利用工作。三是適時向全國政協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將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利用工作納入全國政協的雙周協商座談會議題,以便進一步推動京杭大運河沿線的整體性保護和利用工作。
港澳委員建言北京“雙創”:通過政府工作創新為“雙創”開辟更大空間
5月下旬,北京市政府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長隋振江和市政府有關委辦局的負責同志來到北京市政協,與在京考察的港澳委員、港澳臺僑工作顧問舉行座談會。
港澳委員們從自己創新創業實際出發,為北京“雙創”建言,希望通過政府工作創新和公共管理創新,為創新創業開辟更大空間,創造更大機會。
隋振江認真聽取與會委員的意見建議后,對大家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和總結。他表示,在當前雙創態勢下,委員和工作顧問們的很多建議意見非常深刻,也非常貼近當前推動雙創的需要,希望委員們繼續關注北京的雙創工作并持續積極建言。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趙文芝“承諾”,市政協相關部門會及時收集整理這些委員、顧問的意見建議,以書面形式轉交給政府部門參考,同時市政協也將不斷創新與港澳委員、港澳臺僑工作顧問的溝通方式,為大家更好地履職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
北京市政協委員調研養老服務供給
日前,市政協社法委組織委員到豐臺區調研養老服務供給情況,市政協副主席馬大龍參加。
市政協社法委組織委員到豐臺區調研養老服務供給情況
豐臺區戶籍老年人口達到29萬,約占全區戶籍總人口的25.72%,占到全市戶籍老年人口的9.53%,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全國及北京的平均水平。委員們實地察看了北京康助護養院、盧溝橋鄉社會福利中心養老服務的供給情況,并與老人們充分交流,了解大家的需求。
委員們認為,養老服務需求不清楚,則供給無目的。首先應摸清底數,充分了解老年人口的區域分布、職業、經濟收入等基礎數據,建立常態化的動態分析機制,準確把握服務需求狀況。應綜合考慮對失能老人進行直接補貼,緩解其難進養老服務機構的狀況。要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培訓養老服務人才,通過提高待遇等措施,吸引更多人加入養老服務隊伍。
編輯:薛鑫
關鍵詞:北京市政協 調研 霧霾問題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