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民建海淀區專業一支部舉辦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動
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深三地支部的了解,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5月28日上午,民建海淀區專業一支部聯合天津支部和廊坊支部,在北京拉開了京津冀三地支部友好交流的序幕。
本次活動是在海淀專業一支部主委馬紅艷的倡議下,由海淀區專業一支部發起承辦的“京津冀”三地三個支部共同開展的交流活動。在民建海淀區委副主委王穎的協調下,在天津民建市委和廊坊市民建市委大力支持下,天津民建市委安排了河西區經貿支部,廊坊市民建市委安排廊坊市綜合二支部,與海淀民建專業一支部進行了對接。天津民建河西區委副主委曹平、支部主委孫巖出席了會議,廊坊方面由民建廊坊市委副主委候海東、支部主委肖維民帶隊一行4人出席了會議,海淀民建一支部主委馬紅艷、副主委雷丹玫、副主委于鑫和支部委員李洪彥參加了交流。
會議由馬紅艷主持,三地支部分別對各地區民建的發展情況、支部活動情況進行了介紹和交流。通過交流了解到,天津河西區的支部活動的特點是“合”,即支部大活動舉全區之力,支部小活動邀請其他支部參加,民建河西區的支部以專業支部為主,綜合支部為輔。廊坊市民建支部的特點是,由過去的專業支部逐漸發展成為綜合支部,支部活動全市參與,整個廊坊市民建市委工作僅有一名專職成員。馬紅艷也介紹了海淀專業一支部的人員構成和組織活動情況。
通過交流大家發現,支部建設由于所在的區域、人員構成等不同,其發展方向和活動方式也有所不同。北京海淀區委在支部建設方面開始由綜合支部向專業支部發展的嘗試時,廊坊市則開始將原來的專業支部改為綜合支部,而天津則一直保持以專業支部為主,綜合支部為輔的模式。
三地支部一致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間的支部交流非常必要,北京海淀區民建專一支部發起三地支部交流非常及時,希望將這種交流方式常態化、制度化,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言獻策出力,探索支部交流的新模式。為此,三地支部對未來的交流方式、主題達成一致,熱烈期望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的盡快正式啟動,通過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王穎在肯定了京津冀友好支部交流活動的同時,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五個一”的建議,他希望京津冀友好支部聯合活動要有一個整體目標,做成三地基層組織友好協作的典范;要形成一個主導產業;一個品牌活動;一個調研課題;一個較大實事。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京津冀 民建 海淀區專業一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