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不足50天 里約奧運能否解開巴西困局
七年前,當頭頂金磚光芒的巴西贏得了201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之際,恐怕怎么都不會想到,雄心萬丈的里約奧運會竟會落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政府腐敗、政壇動蕩、財政赤字、通脹高企……如今褪去一身繁華的巴西終于低下頭,承認難以擔負奧運會的巨額費用,同時本屆奧運會將何去何從亦成為焦點。
曲線救奧運
在距離巴西奧運會開幕僅有不到50天的關鍵時刻,主辦地巴西里約熱內盧州卻掉了鏈子。
當地時間17日,巴西里約熱內盧州政府頒布法令宣布,由于本屆奧運會籌備缺少資金,即日起進入“財政公共災難”狀態。政府警告,公共安全、健康衛生、交通、教育、環境等管理工作可能整體癱瘓,經濟危機將令該州無法完成奧運會的籌備工作。
不過體育愛好者們無需緊張——這份首先得到巴西代總統特梅爾臨時政府的批準,繼而由里約熱內盧州政府以官方公報的形式發布的法令,事實上將有助于州政府采取特別舉措籌集奧運會所需的資金。根據外媒報道,宣布進入“財政公共災難”狀態可以讓政府跳過部分工程的招標流程,放松對教育、醫療這類項目的最低支出要求,同時更將有助于州政府以更快的速度獲得聯邦財政支持。
目前,里約市長愛德華多·派西已做出承諾稱,里約州的財政緊急狀態絕不會令奧運會項目延期。根據一位巴西政府官員透露,巴西聯邦政府已計劃向里約州政府下撥8.49億美元的緊急財政資金,用于該州安保和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保證里約奧運會的順利進行。
這樣一來,奧運會的舉辦已是箭在弦上,這意味著總有人要為此做出“犧牲”。據了解,在處理危機期間,里約州公務員的工資將難以得到保障,這已然觸發薪金不足的公務員的抗議。此外,作為巴西歷史上的首次,這一法令還受到專家關于“違憲”的質疑。
捉襟見肘的里約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里約在籌備2016年奧運會過程中便面臨著“場館建設速度奇慢”、“成本大漲”等諸多質疑聲,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約翰·科茨更是直言里約奧運會的準備工作是他所見過的“最差”一屆。
為了舉辦奧運,巴西經濟最發達的里約州今年到目前為止的預算赤字已超過190億雷亞爾(約合56億美元),而里約州今年全年的財政赤字預計將達67億美元。
與此同時,巴西聯邦政府財政狀況也已捉襟見肘。據路透社報道,巴西正在考慮退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34個二線國際組織,意在節省成本。此外,由于財政危機,巴西已欠下聯合國等國際機構8.66億美元,該國海外工作人員甚至連房租都難以支付。
為了省錢,里約很早以前便已開始實施縮減規模的計劃。其中,原定招募的7萬名志愿者將被削減至5萬名左右,奧運會用車減少了20%至4000輛,甚至連賽艇和沙排場館看臺的座位也被“砍掉”。如此“糊弄”參賽者和觀眾已令外界產生諸多不滿。
另一方面,街頭搶劫等暴力橫行、寨卡病毒也都引發了外界對奧運會期間安全問題的擔憂。根據當地媒體報道,里約的一些醫院削減了接收病人的數量,將生病的孕婦拒之門外,理由竟然是“她們尚不存在死亡威脅”。此外,因老師罷工令學生課業中斷,導致當地數十所學校進而被抗議的學生占領。
奧運會難解巴西困局
經濟方面失去大宗商品的有力后盾,政局方面又內斗得不可開交——如今的巴西早已不再是新興市場的“寵兒”,而糟糕的里約奧運會更像是巴西的一個縮影。
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巴西遭遇到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巴西經濟今年或將繼續萎縮3.8%。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巴西GDP同比萎縮5.4%,信用評級被數度下調。此外,巴西石油貪腐案也加深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恰逢此時,巴西沸沸揚揚三年之久的腐敗案再次發酵,政治亂局令奧運會的籌備更加艱難。本月16日,巴西旅游部長恩里克·阿爾維斯宣布辭職,成為特梅爾巴西臨時政府上任一個半月內因貪污案而失去的第三位部長。值得注意的是,里約還是處于貪腐丑聞中心的巴西石油公司的總部。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志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國內政治、經濟危機的持續發酵,里約奧運會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出票狀況也至今不理想,因而奧運會對巴西經濟和就業等方面的拉動作用恐怕不會滿足預期。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50天 里約奧運 巴西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