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清代摩崖石刻現身南充 受水電站影響發掘難度較大
6月6日,南部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在老鴉鎮靠近嘉陵江畔一個叫作坊灣的崖壁上,發現一處清代摩崖石刻,這是該縣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以義渡為主題的石刻。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石刻在距離嘉陵江邊不足5米的一塊巖壁上。面江右側是刻有繁體“義渡”二字的石匾,高約1.2米、寬約1.8米,雕刻痕跡及字樣均清晰可見。面江左側雕鑿有一尊鎮江菩薩,高約2米、寬約1.2米,石像表情及細部形態因受風化影響已不可辨,但整體姿態栩栩如生,屬于典型的清代石刻風格。
“石壁四周大大小小有10余個孔洞,據推測,是當時用于搭建過往客人休息的涼棚而留下。”該縣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嘉陵江南部段長達78公里,沿途有大大小小的碼頭、渡口等10余處,但這里作為義渡”渡口,還是在該縣發現的第一處。
“義渡分兩種方式,一種為渡船的船工免費送客人過渡;一種是當地大戶人家雇傭船工免費擺渡,以積德行善。”該負責人介紹,該渡口由于受沿途水電站梯級開發影響,進一步發掘難度較大,具體屬于哪種情況也很難確定,不過從現有發掘的證據推斷,其規模應該較大。
該負責人表示,該義渡石刻極具文物考古價值和民風民俗研究價值,將通過樹立標識標牌等,增加保護措施,加強該處義渡渡口的進一步發掘和保護。
編輯:陳佳
關鍵詞:清代摩崖石刻 現身南充 受水電站影響 發掘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