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海外華媒聚焦南海仲裁案 斥菲方挑起政治挑釁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下月將公布仲裁結果,海外華媒連日來高度關注,認為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不合理、不合法,是“包裹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中國堅持不參與、不接受是明智之舉,海外華僑華人堅決支持中國立場。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書記處6月29日稱,將于7月12日公布關于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實體問題裁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就此發表談話,再次強調仲裁庭對本案及有關事項無管轄權,不應進行審理并作出裁決。
法國《歐洲時報》指出,連日來,歐洲多國華社密集發聲,堅決捍衛中國領土主權。報道援引華僑華人的發言,指出南海問題涉及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在內的全體中華民族的尊嚴,事關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維護南海主權權益是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
德國最大和平研究機構黑森州和平與沖突基金會萊布尼茨研究所董事、南海問題研究專家克羅伊策爾博士認為,菲律賓單方挑起所謂南海問題仲裁,其戰略是渾水摸魚,目的是給中國制造麻煩,強化與美國關系,從而鞏固自身的地位。
《歐洲時報》還訪問了法國前國防戰略委員會戰略顧問魏柳南。這位著名漢學家說,“美國對南海爭端的直接干預讓我驚訝,因為它沒有任何干預的法律理由,可以說連當保安都沒資格”。他認為,一旦美國成為某個地區的干預者和參與者,重建該地區的和平穩定就將成為空談,伊拉克和利比亞就是例子。“美國是亞洲地區的不穩定因素,海牙仲裁不論結果如何都將為該地區造成令人遺憾的影響。”
英國《華聞周刊》梳理了事件發展,分析了中國堅持“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的立場的依據。該刊指出,菲律賓蓄意曲解、濫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過隱瞞和欺騙的方式固化其長期在南海的非法侵占。“說穿了,菲方提起仲裁是包裹著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
菲律賓《商報》綜合海外專家學者看法,稱域外國家插手南海問題只會導致地區局勢緊張。南海爭議應由當事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美國對中國領海的侵犯,將使南海問題和平解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是南海局勢逐漸惡化的最大原因。
針對日本插手南海事務,《日本新華僑報》文章稱,日本一方面是為了攪局南海,另一方面是希望借南海制約東海,其目的是“抗衡中國”。文章最后建議日本應該繼續反思侵略戰爭的歷史,切莫在南海問題上續寫新仇。
巴西《南美僑報》援引巴西亞太問題研究所所長塞維利諾·卡布拉爾的觀點認為,菲律賓執意單方面將南海問題訴諸仲裁庭,不僅無益爭議解決,反而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美國作為域外國家無權干涉南海問題。
南非華僑新聞網刊載南非資深國際問題評論員香農的文章指出,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有著充分的歷史依據。美國對南海航行自由表達“嚴重關切”,但中國才真正致力于維護南海航行自由,中國有理由防范任何國家通過強化在南海的存在實施對華圍堵。(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海外華媒 南海仲裁 斥責 菲律賓 政治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