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范利委員: 推進醫養結合得扎扎實實做些事

2016年08月10日 14:02 | 作者:黃靜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眼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正在忙著組織老年醫學專家撰寫《中國老年醫療照護》一書。范利說:“這本書是根據我國醫養結合的大勢所趨,對不同層次、不同機構、不同養老形式的老年人如何居家照護,都有詳盡的闡述。我們還將逐步開展培訓工作,讓不正規的養老照料規范化,使長期照護能真正落地。”

范利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相關提案,為醫養結合進家庭、進社區、進機構積極建言。去年,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成立不久,她便組織專家力量對我國醫養結合狀況進行調研。“現狀很不樂觀。大家都喊著要做醫養結合,但做起來很不扎實。”

彩C2016-08-10zx501_P_1_428_624_1488_1344


全國有資質的養老護理員僅2萬多

調研時發現,目前全國在養老機構專職服務的醫生護士數量很少,有資質的養老護理員僅2萬多。范利介紹說,“各類養老服務人員基本上是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培訓,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差距大,提供的服務內容也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務。”

“老年醫學最大的特點,是老年人隨增齡在各個器官逐漸衰老的基礎上形成共病,即多種疾病存在于一體、多種癥狀表現于一身、多種藥物服用于一人、多種器官同時受累。為這樣的老年人群服務,必須要有全科醫學護理知識,必須要有全人管理理念,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辨證施治、去偽存真、診治精準。才能使醫養結合落地。”范利是著名的老年心臟病學專家,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比如一個多病的老年人心臟病急發,醫生在治療時如何兼顧他的呼吸、腎臟、消化以及代謝等疾病?不能治了這個病引發其他病加重、吃了這個藥導致其他藥副作用發生。不僅大醫院的醫生要有這個能力,基層醫生也要對老年人常見病癥有一個起碼的判斷,診治處理要正確。”據統計,我國老年人中約76.5%存在一體多病,80歲以上共病率(共病是指2種或者2種以上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人身上)更是高達80%。同時,80歲以上高齡老人也正在以每年100萬人的速度遞增。這將對醫養結合形成更嚴峻的挑戰。

“專業人才培養很關鍵,目前老年醫療照護人員極其匱乏,要有獨立的培養體系,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和社會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醫護人員。”范利說。不久前,成都醫學院被批準設立護理專業,培養中專護理人才。“現在國家正在推進的分級診療,需要這一層級的專業人才,而不僅僅是碩士、博士。”范利將會帶領學會的專家隊伍全力支持成都醫學院,打造一個培養專業老年照護人才的基地。

范利認為,要努力建立一支以專職人員為主,兼職人員和志愿者為輔的社會化醫養結合服務隊伍,為醫養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她建議,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部門要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充分發揮開放大學作用,開展繼續教育和遠程醫養結合學歷教育。同時,養老機構要科學設置專業技術崗位,重點培養和引進醫生、護士、康復治療師、社會工作者等具有執業或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并執行與醫療機構、福利機構相同的執業資格、注冊考核政策。

探索醫養結合進社區進機構模式

2015年1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醫養結合的政策體系、標準規范和管理制度。

“國家政策給予了足夠重視,社會組織應該做一些落地的事情。我們做了兩個試點對我國醫養結合的主要模式進行了嘗試。”范利說。

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婁底鎮東許營村是首家“互聯網+醫養結合”示范村,也是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對醫養結合進社區的探索。

“村民家中安裝了可視對講終端,跟村里醫院進行連接,隨時應對各種緊急情況。村民的電子健康檔案還與醫院的醫療信息、健康體檢和管理信息融為了一體,并與解放軍總醫院遠程會診相連,實現村醫院病人由大醫院專家在線診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陳運奇介紹,東許營村建立了一個小型醫院、一個小型養老院和一個以全體村民為服務對象的健康管理中心,通過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實現了三個單位的工作流程數字化,實現了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健康管理,保證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智慧醫療、智能養老。

四川青城國際頤養中心是醫養結合進機構的試點。范利介紹,這一機構很好地把我國優質的自然環境和醫療資源利用起來,實現候鳥式的養生養老和醫養結合。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幫助他們引進了現代遠程醫療信息管理平臺,同時也承擔了護理人員的專業培養工作,目前已形成良性互動。

通過深入參與兩個醫養結合試點的工作,陳運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當老年人有病時,就應該盡快去醫院,這時候只有醫沒有養。如果只是慢病狀態,就需要養了。”

陳運奇說:“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之間的結合,主要解決的是方便老年人看病的問題,但這不是醫養結合的根本。醫養結合的根本,一是學術上的結合,二是服務模式上的結合。醫養結合的學術水平,應該在養老機構體現出來,其重點應該是治慢病、治未病、抗衰老方面,把這些方面作為養老機構的主業,必將帶來醫養服務模式的創新。”

編輯:趙彥

關鍵詞:推進醫養結合 全國政協委員 范利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色色色热 |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中文日韩欧美州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