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從“賣果”到“賣樹”:攀枝花芒果的“供給側改革”
“按當前市場價計算,一株處于盛果期的‘凱特’芒果樹,我們賣果,收益大致在400元至500元之間。”這是第一個。“同樣一株芒果,我們‘賣樹’,收益可以達到3000元。”這是第二個。
“‘賣樹’比‘賣果’多賺好幾倍。”龍耀世紀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白冰告訴記者,該合作社正在試點一種新的銷售模式:“認領”芒果樹。
白冰說,隨著新消費觀念的興起,顧客已經不再滿足吃到水果本身,而且希望自己對水果的綠色品質可追蹤,“賣樹”就是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消費者認領后,可借助網絡技術直觀了解認領果樹從種植、管養到采摘等每一個環節,收獲時所結果實全部寄送上門。
目前,這種全新的消費體驗受到許多消費者青睞,已有顧客簽訂認領協議。
地處長江上游的攀枝花是全國緯度和海拔最高的芒果主產區,產品行銷海內外,但以前都是“賣果”。從“賣果”到“賣樹”的試水,正是攀枝花著力讓芒果產業搭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快車”的一個縮影。
上個月,攀枝花26度果園將10多株芒果樹搬到600多公里外的成都市區,“種”在了繁華的商業中心春熙路上。這些掛滿新鮮果實的芒果樹成為為期9天的芒果嘉年華的主角,給了成都市民一個意外驚喜。
而近期在青島、沈陽、福州等地開展的攀枝花芒果文化節也受到追捧,尤其是針對中高端市場,以斤計價的芒果竟然論起個兒賣。在沈陽市遼沈路興隆商場,攀枝花芒果推出促銷價:澳芒30元1個、金煌25元1個、白玉16元1個、吉祿8元1個……
芒果身價倍增,銷售情況卻不愁。參加活動的攀枝花市銳華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前來咨詢購買的市民、商戶絡繹不絕,他們的導購員為消費者裝袋都裝到“手軟”。
“瞄準中高端市場、面向中高端客戶、培育中高端產品,是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方向。”攀枝花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正在推動組建廠商聯盟,制定芒果在生產、管理和品質上的標準,并進一步創新營銷模式,加快將攀枝花芒果推上高端“舞臺”。(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賣果”“賣樹”攀枝花芒果 “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