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馬伯庸:網絡流行語的出現與消亡

2016年08月16日 11:19 | 作者:馬伯庸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我是差不多在1999年開始上網的,不算第一代網民,算是網絡走進普通人之后第一批在網上混的人。

新華社發

新華社發

我在上海上學時,當時有報紙登了一篇文章叫《網絡語言污染中文》,它的中心意思就是現在這些網絡語言不夠好,非常的輕佻,非常的簡單粗暴,這對中文其實是一種損害。它批評當時剛剛出現的網絡文學,里面包含大量的網絡詞匯,甚至表情符號也都摻到里面去。

我們當時是經歷過這些網絡語言的人,所以這文章讓我們覺得很不爽,后來又過了一陣發現我們的下一代90后開始使用火星文了,我們會嘲笑他們,我們說這些90后用的所謂火星文多么幼稚可笑,我們當年用的網絡語言多么高級,后來我仔細回想起這個現象才發現,真的是上一代看下一代人都會有他的批判態度,每一代人都會有流行語,后來我也是漸漸從這個里面脫離開來,當我對火星文終于持一種開放的可以接受態度的時候,它已經消失了,沒有人再提這個事了。

所以我覺得很有意思,但是一直以來對外界而言,對網絡語言(包括到現在為止),很多人會認為網絡語言是對中文的污染,是對中文的損害,或者說中文中毒了,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話題需要從正反兩方面說。中文始終是一個活的語言。用老舍先生的話說,就是活在當下。網絡語言其實也是中文的一部分,中文的變化很多,它們一直保持著變化,并且我們在口耳相傳,老百姓使用的東西,新一代的老百姓、新一代的年輕人,在網絡上用的語言,實際上也是中文進化中的一環,只是它發生在網上而已。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網絡語言,其實是屬于漢語在不斷變化中的一環,只要它是活的語言,它是我們普通人一直在用的語言,就一定有生命力,反之它可能就滅絕掉了。以前的網絡流行語比如神馬、浮云這種詞,很快就不流行了,這就是因為它進化得不行。但是也有些流行語生命力比較強,比如有個詞“正能量”。這個詞已經從網絡語言滲透到現實中來,出現在一些重要的媒體上,包括一些出版物上。

作為第一代網絡使用者,我眼睜睜看著一代一代的網絡流行文化,從誕生到死亡,這可以讓我們觀察得非常清楚,這些網絡流行語會自然產生,如果它們適應性不好的話也會自然消亡。如果一個詞,有些人覺得不好,但是這個詞一直頑強流行下去的話,我覺得這些人最好檢討一下自己。

當然,大部分網絡流行語的壽命非常短,在創作的時候,即使我想用網絡流行語去拉近和讀者的距離,可是當我寫出來的時候,很可能這個流行語已經過時了,也就是得不償失,這對創作來說是一個問題。我覺得就創作本身來說它應該是相對獨立的,而且一定程度上超越時間、不會考慮當下時代流行什么東西,作者需要盡量讓作品流傳的時間更長一點兒,每一個網絡流行語其實它的背后都有一個經典的影子在跟著,所以說我們希望能夠做到從后面的影子去創造網絡流行語的源頭,而不是跟隨網絡流行語,因為跟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作者系青年作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馬伯庸 網絡流行語 網民 網絡詞匯 網絡文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中文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