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工匠精神:每件產品都力求做成藝術品
制造業是捷克的傳統產業。我們在這個中東歐國家訪問期間,專門采訪了克魯索維采啤酒廠和摩瑟水晶制造廠,感受到捷克人代代傳承的工匠精神。
“這是一個有歷史感的地方”,我們進入克魯索維采啤酒廠,負責接待的營銷負責人郝萊·布朗特就指著一棟米黃色的小樓向我們展示“歷史”。這個啤酒廠是1581年建立的。那棟小樓是早年的廠房。在數百年的發展中,這家工廠經歷了風風雨雨,但都沒有丟掉自己的制造傳統。在工廠的走廊上,掛著記錄歷史的黑白相片,從這里走過,歷史厚重感油然而生。摩瑟水晶制造廠的歷史比克魯索維采啤酒廠要短,建于1857年,也有百年歷史了。創立者摩瑟(Moser)的相片,掛在工廠水晶博物館展示墻的最前面。在這兩家工廠,我們感到,工匠精神經過了時間積淀,是一種代代傳承、代代創新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歷史的傳承,也體現在精湛的工藝上。捷克的這兩家“百年老店”,在追求工藝上都有著可圈可點之處。克魯索維采啤酒廠有幾個不同的發酵罐。郝萊·布朗特介紹說,他們根據大麥的不同糖分,釀造出不同味道的啤酒,供不同的人群消費。比如,有苦味很淡的啤酒,專門供女士飲用,很受歡迎;也釀造出了不同水果味道的啤酒,也深受顧客喜歡。這家啤酒廠在釀制上仍然保持著自己特有的工藝,確保使用本地產的大麥、小麥、啤酒花等原材料以及當地的河水。在運輸環節,他們還保證5攝氏度的恒溫,盡一切可能確保啤酒口味。
玻璃工程技術是捷克的驕傲,捷克有句俗語:“萬事難不倒玻璃匠?!边@個國家擁有豐富的玻璃生產門類和技藝精湛的生產技術。摩瑟水晶制造廠今天的玻璃工藝仍然追求100%純手工。生產車間長長地擺著兩排爐子,水晶原料燒得通紅,工人師傅用長長的空心桿挑起燒紅的水晶原料,鼓起腮幫吹出各種各樣的器皿。盡管燒爐子的原料早已從過去的柴火改為天然氣,但這種“百年工藝”依然在通紅的爐火間傳承。在摩瑟水晶制造廠燒制車間,工人師傅專注地在爐火前吹造器皿。
工匠精神其實刻寫在這些精湛的工藝中。工匠精神也包含在對產品的設計中。摩瑟水晶玻璃制造廠有精細的后期加工工序,每一件產品都是精心打磨的結果。帶領我們參觀的工廠負責人介紹,他們有自己的藝術中專,也與其他大學合作,都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設計水平。他們的目標是:每一件產品都力求做成藝術品。所以,這家工廠對自己的產品也“格外珍惜”,工廠有一項保證:他們賣出的成套水晶玻璃器皿,如個人原因損壞其中某一個,工廠可按原樣定制。自創立之初,摩瑟工廠就形成了一個堅守至今的原則。首先,在不使用鉛材料的前提下,堅持生產制作和鉛制水晶一樣剔透、堅硬的水晶玻璃,通過不斷改進配方來精確調節硬度、光澤度以及色彩度。其次是保證成品品質。150年來,摩瑟始終堅持在吹制、切割、雕刻、描繪工藝上的手工操作,稍有瑕疵便予以重鑄,沒有機械化大生產、沒有高出品率,傳統的手工技藝和60%的成品率體現的是追求細節、精益求精。第三是堅持“精耕細作”。與很多人的傳統思維不同,摩瑟并未因為品牌的馳名而執著于擴大生產。
捷克的工匠精神體現在產品和工廠里,但也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捷克人有從小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傳統,不少孩子十幾歲就能動手拆裝摩托車發動機。在捷克,只有不到一半的初中畢業生會選擇上普通高中,更多的學生會選擇進入專業技術培訓學校成為技術工人。而且只有20%的高中畢業生會進入大學接受學歷教育,其余大多數畢業生也進入專業技術培訓學校成為技術工人。
編輯:陳佳
關鍵詞:工匠精神:每件產品都力求做成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