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我們該給殘奧會一個頭條
第5個比賽日,50金、40銀、28銅,高居金牌和獎牌榜榜首,中國殘疾人運動健兒在里約殘奧會上披金摘銀,書寫著傳奇。
9月11日,在里約殘奧會混合團體反曲弓公開級決賽中,中國組合趙理學(右)吳春艷獲得金牌。
9月11日,在里約殘奧會田徑女子400米T53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周洪轉以54秒43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
當中國殘疾人運動健兒在里約奮戰時,我雖身在國內,心卻飛向了現場,與他們一同感受奧運精神的神圣。當失去左腿的董超在R1-SH1級男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為中國軍團射落首金時,我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當“四朝元老”、失去雙臂的許慶在一天奪得兩枚游泳金牌時,我為他的舍我其誰的豪氣叫好;當31歲的劉文君獲得女子100米T54級金牌,為自己的最后一屆殘奧會畫上圓滿句號的時候,我向這個永不服輸的姑娘豎起了大拇指……
我在中國殘聯工作的十幾年間,作為團長曾帶領中國代表團出征雅典、北京、倫敦殘奧會,見證了中國軍團連續三屆殘奧會雄踞金牌和獎牌榜榜首的盛況。所以,我始終對殘奧會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
9月12日,在里約殘奧會乒乓球女子單打5級比賽中,中國選手張變獲得金牌。
9月12日,在里約殘奧會坐式排球女子小組賽中,中國隊以3比2險勝美國隊。
1960年首屆殘奧會在意大利羅馬舉辦,當時只有23個國家的400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設8個大項、57個小項。56年之后,當殘奧會圣火在巴西里約馬拉卡納體育場點燃,已經是第十五屆,參賽國家和地區達到了160個,運動員超過了4400人,設22個大項、528個小項,規模為歷屆之最。這充分說明殘疾人運動正在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國際殘疾人運動正走向前所未有的輝煌。
我國殘疾人運動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1983年10月,天津市舉辦了傷殘人體育邀請賽,來自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200名盲人和截肢運動員參加了此次比賽。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內首次舉辦規模較大的殘疾人運動會。1984年10月,中國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從廣州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殘疾人運動會開始,形成了每隔4年舉辦一屆的慣例。而在我國,首次舉辦大型的國際性殘疾人運動會是1994年的北京第六屆遠南運動會。這次運動會我們不僅取得了驕人成績,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殘疾人運動的水平,樹立了我國殘疾人體育大國的形象。
“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創造拿金牌的冠軍,而是為了創造生活中的冠軍。” 2004年雅典奧委會主席安杰洛普洛斯夫人說的這句話我依然記憶猶新。與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不同,殘奧會更多的是通過體育運動,增強體魄,促進康復,并向社會展示殘疾人自尊自立、頑強拼搏的精神和能力,增進殘疾人與健全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
這讓我想起了何軍權——一個3歲時因高壓線電擊失去雙臂的小伙子。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刻苦訓練,他成為了聞名世界的“無臂飛魚”。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他一舉獲得4枚金牌。沒有手臂,到了終點他只能用頭撞計時板,由于用力過猛,頭皮都撞破了。我在現場看到這一幕,感動得熱烈盈眶。
何軍權在生活中也是幸福的。他通過體育找到了人生的伴侶,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更重要的是,體育讓他認識了殘疾人不是殘廢人!通過努力,他完全可以改變命運,成為生活的強者。
像何軍權這樣的殘疾人優秀運動員還有很多。對于他們來說,身體是殘缺的,但對于夢想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正常人是一樣的。
殘疾人運動會給了殘疾人實現夢想和價值的舞臺。而且運動會所展示的偉大的、催人奮進的拼搏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感染著許多的健全人。
記得1992年在廣州舉行第三屆中國殘疾人運動會期間,個別單位的職工去看殘疾人運動會還不大情愿,覺著沒什么意思。可當他們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永不言棄時,被深深的震撼了。后來他們紛紛提出要帶家人來看比賽,以至于有些場館出現了爆滿的場景。
舉辦殘疾人運動會直接促進了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殘奧會,其無障礙建設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贊揚,不僅推動了全國無障礙建設邁上了新臺階,留下的設施對老人和兒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每到奧運會,街頭巷尾、茶余飯后,人們都在關注著賽事進展。相比之下,人們對殘奧會的關注度則沒那么高。其實,就競技性、觀賞性而言,殘疾人運動絲毫不輸健全人運動,而且還有其獨特的魅力。比如盲人足球,場上5名運動員完全憑聽力和腳法進行比賽,這比健全人踢足球要難得多。更讓人可喜的是,中國盲人足球隊雖然成立只有10年時間,可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就已經獲得了世界亞軍的優異成績。這樣既有魅力,又能為國爭光的項目,我們是不是值得一看呢!
里約,中國殘疾人運動軍團正在奮力拼搏,為國爭光,他們將把最好的風貌、最振奮的中國精神傳遞給世界。正如有些媒體呼吁的那樣,中國殘疾人健兒從來不缺堅強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他們缺的是頭條和更多的掌聲。
我們該給中國殘疾人運動健兒一個頭條;也祝他們享受比賽、廣交朋友、凱旋而歸。(王新憲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委員王新憲 中國殘疾人運動健兒 殘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