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盤活”界別帶動全局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以界別活動為抓手激發履職活力

2016年09月19日 09:03 | 作者:張海容 羅韋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天藍云白,水清草美,牧人策馬。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少數民族界的委員們奔走在美麗的錫林郭勒盟草原上,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草場、走訪貧困牧民,為邊疆地區旗縣牧業人口脫貧建良言獻實策。

這是自治區政協少數民族界圍繞脫貧攻堅開展的一次重要調研,也是今年自治區政協計劃的60場界別活動中的一場。

由于地廣人稀、政協委員分散,自治區政協曾出現委員“安逸”、界別“安靜”、專委會工作“掛空擋”的現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激發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十一屆政協以來,自治區政協努力推動界別活動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以界別活動為抓手“盤活”政協總體工作,提升履職水平和成效。三年多來,自治區政協界別活動形成了建言獻策的合力,使政協委員“動”了起來,政協工作“活”了起來,界別特色“顯”了出來,社會對政協印象也“深”了起來。

“大家”+“小家”:

健全界別工作制度

“提高協商議政的專業化水平,增強政協與委員的聯系。”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加強界別活動的初衷。

2013年12月,自治區政協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發揮界別作用的意見》修訂稿,對開展界別活動的總體要求、組織領導、工作機制、渠道措施和服務保障等事項做出規定,使界別活動有章可循。

2014年自治區兩會召開之際,自治區政協首先召開了界別工作座談會,統籌考慮界別規模、委員分布以及活動半徑等因素,將29個界別520多名委員劃分為33個界別活動小組。

從此,自治區政協把界別工作納入了重點工作進行謀劃,且注重依托政協組織為界別活動注入“初始動力”。

為暢通“動力”注入的渠道,自治區政協確立了主席會議成員直接聯系界別并分頭參與界別小組活動,以及通過聯系辦公廳及專委會間接指導界別活動的制度。辦公廳與9個專委會“認領”了29個界別,分頭開展聯絡協調服務保障。同時,還確立了界別活動履職考核制度,要求各界別活動組每半年將活動情況反饋政協機關,提出改進建議。

自治區政協的“頂層設計”為開展界別活動指明了方向,界別活動小組的有序運作也為開展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各界別活動小組實行以界別為對象動員,以小組為單位自治,在自治區政協“大家”之內,又為委員劃分出“小家”,各小組負責人公推產生,事務協商確定。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楊成旺對界別活動小組的自我管理功能表示肯定:“實現了小范圍的自我治理,在委員和政協組織之間減少了疏離感,增加了歸屬感。”同時,他希望界別活動小組為委員們創造更大的履職空間和舞臺,增強對委員的吸引力、凝聚力。

“專業”+“特色”:

精準建言民族區域發展

“協商、調研、視察等工作選題要好、切口要小、密度要增、質量要高,做到有的放矢。”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曾在界別活動座談會上要求各界別勤搭臺、搭小臺,讓委員能“唱戲”、唱“好戲”。

自治區政協界別活動堅持圍繞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獻計出力,為草原群眾傳達利益訴求,做到了“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擦亮了自治區政協界別活動的“草原”底色。

圍繞自治區的頭號民生工程扶貧工程,九三學社界多次走基層了解群眾愿望呼聲。2014年,開展了關于“大興安嶺棚戶區改造及其生態移民情況”的調研,歷時8天、行程6300公里,深入林區入戶訪問,直接和棚戶區改造、生態移民工作的一線管理人員交換意見;2015年,圍繞革命老區建設調研后提出了“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中,要優先考慮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等10條建議。

少數民族群眾的教育和就業情況則一直是自治區政協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教育界先后就“民族語授課畢業生就業情況”、“四少民族教育現狀與民族文化傳承”等開展調研,今年10月還將調研“職業教育現狀及發展”。誠如教育界組長劉麗華所說,“希望能夠為自治區群眾的就業創業問題盡一份綿薄之力”。

無論是自治區政協九三學社界還是教育界,開展的活動都是立足于自治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現狀以及民族地區的特殊性,使界別活動有特色、接地氣,為精準建言打牢了基礎。

作為人民政協的基層組織,自治區政協也一直探索如何進一步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2014年9月、2015年5月中共界別二組和一組分別就“進一步加強我區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和民主監督工作”開展調研、外出考察,結合自治區內外推進協商民主的實際情況,查找自身履職短板。

“各級政協組織要認真總結成熟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固化為規范性文件或規章制度。”今年5月中旬,任亞平帶領中共界一組委員調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情況時表示將進一步促進政協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取得新進步。

“短期”+“長效”:

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自治區政協各界別圍繞各自專業優勢積極建言,將履職與黨政的重點工作結合起來,與關注民生結合起來,為百姓的難事和“煩心事”奔走建言。

2014年,自治區526名委員中有430多人參加了29個界別33個界別組的54次活動,2967人次參與了自治區政協和所駐盟市政協的履職活動;2015年各界別委員們走遍了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學習、考察和專項調研等59次活動,形成48份(件)調研報告、提案、大會發言和社情民意,亮點多多,成果豐碩。

這些活動為各界別組織活動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今年安排的60次界別活動,正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內容涉及區域經濟創新、民族地區“一帶一路”發展模式、數字化城市建設、扶持沙地經濟發展、農墾企業改革情況,以及蒙古族源文化、職業教育、留守流動兒童家園建設、體育品牌賽事活動等等,積極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自治區政協重視界別活動形成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并及時將重要建議報送給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為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各界別活動根據自治區發展的新形勢持續建言,在服務社會、維護和諧穩定等領域展現了特色和優勢。今年8月11日,自治區僑聯界委員與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知名專家7人,組成“義診團”并攜帶8萬元藥品,赴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為貧困群眾義診。這也是自治區政協連續第三年與自治區僑聯聯合組織義診活動。

“自治區政協給我們家送來扶貧款,還給我們體檢,這次又來給我們全鎮人看病。真的感受到了溫暖關懷!”農婦陳秀云在義診現場說。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內蒙古自治區政協 界別活動 履職活力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