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臺風來襲廊橋被毀:文化遺產不能總被雨打風吹去

2016年09月19日 15:29 | 作者:翟春陽 |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到: 

文化遺產豈能任由雨打風吹去?今天的我們完全有能力、也必須讓保護古廊橋跳出“屢毀屢建、屢建屢毀”的循環。

莫蘭蒂臺風來襲,福建、浙江304.3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8人、失蹤15人,農作物受災84.1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10.73億元。


QQ圖片20160919152742


“傷人乎?不問馬。”防災抗災救災,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護人民財產安全是第二位的。但“第二位”不等于不重要,210億的直接損失關乎經濟發展、民眾福祉。其中有些損失無法用數字來衡量——9月15日,福建泉州800年古廊橋東關橋毀于洪水;同一天,“廊橋之鄉”浙江泰順,3座國寶級廊橋毀于洪水,它們是薛宅橋、文重橋與文興橋。

“浙里零霧霾,去泰順感受廊橋遺夢。”今年1月有微信公眾號如此推廣泰順旅游。

“昨日廊橋,今夕遺夢。”今年9月16日,一位當年采寫過泰順廊橋的記者發出如此感慨。

歷史總有驚人相似的一幕。2006年8月臺風“桑美”來襲,“廊橋之鄉”浙江慶元痛失9座古橋,其中2座為百年絕品。10年之后,悲劇重演。風流,為何總被雨打風吹去?

秋臺猛于虎。莫蘭蒂洪災,百年一遇。加之廊橋為木質結構,本就難以承受兇猛洪水的沖擊。事實上多數古廊橋包括泰順此次被沖毀的3座古橋,都有過“重建”的記錄,“屢毀屢建、屢建屢毀”似乎就是廊橋永遠跳脫不出的宿命怪圈。

目前泰順有關部門對3座被毀古橋的重建已經啟動,當地企業家也發出倡議,為重建廊橋出資出力。重建是必須的,但“重建”終歸是“重建”,“重建”之后的古橋已找不回歷史的原點;修舊如舊,看上去是舊的,事實上不還是“新”的嗎?

薛宅橋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現橋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被載入《中國橋梁史話》。《中國橋梁史話》以后如有增訂之日,“現橋建于2016年(或2017年)”一定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筆。古人的“重建”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然而這樣的榮耀對今人而言,恐怕是難以承受之重。因為時代不同了,人類面臨的客觀條件已有霄壤之別,人類保護文化遺產的能力已今非昔比。今天人們應該做到的是保護文化遺產不受毀壞,而不是等它們毀壞之后進行“重建”。“重建”易,“保護”難,但如果“重建”有用,還要“保護”干嗎?

文化遺產豈能任由雨打風吹去?今天的我們完全有能力、也必須讓保護古廊橋跳出“屢毀屢建、屢建屢毀”的循環。至于該如何在技術上讓古廊橋免于洪水的沖擊,那是專家之學,相信人類科學發展到今天,技術不應該構成障礙。值得一提的是,泰順3座國寶級廊橋毀于洪水的背后,還依稀可見“過度開發”的影子。“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原本不失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條有效途,但重“開發”輕“保護”,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絕對要不得了。

編輯:陳佳

關鍵詞:臺風來襲 廊橋被毀 文化遺產 不能總被雨打風吹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免费 | 在线观看亚洲区激情AV | 在线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无遮挡吸乳叫声视频 | 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456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