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還有多少車站候車空間被商業侵占

2016年09月28日 16:00 | 作者:馮海寧 | 來源:甘肅日報
分享到: 

北京南站建站之初曾對外稱總計5000個座位,可容納萬余名旅客同時候車。但最近三四年,衣食住行各類商鋪已經從車站外圍“入侵”到了車站的心臟地帶。沒有座位的候車旅客,只能站著、蹲著或在商鋪附近席地而坐。(9月12日《新京報》)

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無疑屬于大型公共場所,具有濃厚的公益色彩。然而,如今很多這種場所的商業色彩遠遠蓋過了公益色彩。不久前,長沙火車站“空調收費事件”牽出商務候車室外包的問題,廣鐵集團進行了緊急整改。這次,媒體披露北京南站旅客候車空間被商鋪大肆搶占,再次把車站過度商業化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顯然,各類車站需要一些商鋪:一者,這是一種配套服務,可方便旅客購物;二者,能為車站增加一些收入;三者,也能增加就業和稅收。但車站的公共空間與商業空間之間應該要有一條“紅線”,商業活動不可越線,否則,不僅會影響旅客利益,也存在安全隱患,還損害了車站乃至鐵路的公共形象。

遺憾的是,車站的旅客候車資源和商業資源的配比缺少相關國家標準。我國《鐵路旅客車站建筑設計規范》雖然規定普通候車室當中每人使用面積不應小于1.1㎡,但未得到落實。而且,鐵路、消防等主管部門過去也對商鋪肆意搶占候車空間視而不見。試問,在這種擁擠、混亂的車站候車空間,各種安全有保障嗎?

有設計專家稱,“每個城市、車站的情況千差萬別,城市的體量、吸引力不一樣,人流量、軌道數、站臺數都不一樣,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很難?!毖酝庵馐?,無法為車站的旅客候車資源和商業資源的配比制定國家標準。但實際上,可以考慮根據車站日均上車旅客數量、候車空間面積、合理座位數量等指標確定比例。

唯有劃定“紅線”,才能防止商業“入侵”公共空間,保障旅客權益。坦率地說,《鐵路旅客車站建筑設計規范》更像是車站前期建筑設計規范,而不是后期使用規范。一個設計符合規范的車站,不等于后期合理使用。北京南站前期設計的人均使用面積、座位數量等指標或許是合理的,但在后期管理中淪為商業“俘虜”。

毫無疑問,被商業大肆侵占的公共車站不僅是北京南站,在全國還有很多,鐵路、公安等部門應該對全國主要車站進行一次大檢查,凡是過度商業化或者影響公共安全的問題車站,都應該進行徹底治理。而且,還應該圍繞車站、機場、碼頭等公共場所制定管理制度,把商業活動關進制度籠子。只有如此,像車站這樣的窗口單位才會保持公益本色,維護鐵路公益形象。(馮海寧)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車站候車空間 商業侵占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