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素描的內涵是什么

2016年10月08日 10:47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辭海》對“素描”有這樣的釋義:造型藝術基本功之一,用單色線條和塊面來塑造物體形象。以鍛煉觀察和表達物象的形體、結構、動態、明暗關系為目的,通常以此為習作或創作起稿。水平較高的素描畫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可直接用于創作。


20121027182856_GtQz8


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素描是造型的基礎,在造型活動中起著橋梁般的重要作用。初學者通過素描“用單色畫畫”的形式和過程,獲得對自然形態明確、強烈的繪畫體驗,并協調觀察(眼)與表現(手)的一致性,從而形成對造型要素的初步認識。

大部分的學習者到此止步,以為素描全部內涵僅在于這個層面。

事實上,我認為素描是一種藝術表達的重要形式,是大千世界的單色投影,更是對畫家心靈一種純粹的叩問。人們借單純的語言組成畫面,敘述思想,寄托情感,這就是素描的精神指向。用單色描繪自身之所見,是畫家與世界發生關系的紐帶。“素描”是人類的辨識系統過濾后,再度認識這個世界,并綜合治理這五光十色現實的一種表達方式。使用“純化”法則讓語言更簡潔、明了、概括,從而更具有一種樸素的力量,具有動手實踐和心智思考兩種特質,是畫家獨有的物質與精神領域相維系的路徑。

新中國美術史上,王式廓的《血衣》是用素描形式完成的。之后,他花了很多心血將其改成了油畫,但藝術的感染力遠不及素描。相同的例子在蔡亮身上也發生過,他的《延安火炬》十分精彩,但改編后的油畫比不上原來素描形式的原作。德國珂勒惠支的版畫以單色的形式表達了深刻的思想深度,征服了我們的心靈。這就是素描單純性帶來的精神力量!

從中我們可以體會素描的內涵,其一,客觀地再現世界,稱為“素描的物質世界”,是認識反映和描繪上的純理性膜拜;其二,以個性化、精神化去詮釋同一個物質世界,稱為“升華了的素描境界”,即人類精神的熱情參與和把握。

法國畫家德加有句名言“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形體的觀察”。這里涉及到繪畫的根本——“看”的問題,即畫家對客觀世界“看法”的選擇。當我們畫一座山的時候,不唯山有萬千變化,更重要的是觀山者,對山有不同的“看”點。晨昏寒暑或是雄渾淡泊,“橫看成嶺側成峰”,這不同的“看”如何被呈現,如何被看見,正是繪畫的目的和價值。

問題的癥結在于人們或多或少地受原始觀察方法的支配,局部地看世界,因而結論也往往未必正確。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禁追問:所見“真的”是這樣的嗎?這種普遍的質疑賦予我們超越表象,卻又不離直觀本身的目光,繪畫于是批判地進行著。或者說,在直觀的境遇中,繪畫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尋找迥異于常態的呈現,而我們的才思也將在關于“所見”的詰問中伸展。

所以,素描的真實內涵是畫家觀看方式的轉變,也就是要學會“看”,怎樣看世界,怎樣理解世界,怎樣分析世界,最后才能談表現。所以素描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怎樣觀察的問題。即整體地看世界,整體地理解世界和整體地表現世界。藝術的內涵要求我們是表現不是再現,在素描的過程中要去偽存真,要強調簡化概括。要學會分析,學會理解,這是一項充滿智慧的技術性勞動。從局部看世界的方式轉化為整體性原則——我們通過分析、比較,理解正確的結構、比例,并用全面的聯系,最后決定取舍……這是自我整理、塑造和發現的過程。這就與攝影拉開了距離,素描的屬性偏重繪畫的科學一面,是藝術的認知哲學和邏輯學的推理。上述“素描的物質世界”要求畫家以冷峻的筆調和客觀的方式去記錄并再現,是一種淡化了人的感性因素之后的理性反映。

通過素描的學習,做到心手相一:培養我們對物質世界敏銳的感受力、把握對象形體的準確力、形象思維的創造力,從而實現素描的升華——認識自然、組織畫面形式、表達思想與精神。作為繪畫的實踐者,素描不僅是學習階段的必經之路,而且是精神性的深化,即眼、心、腦、手的同步付出,對生活觀察與感召之后的一種靈光乍現。那是藝術家對現實世界有節制的掙脫,借助這樣的載體來傳達內心的世界。

反觀今天,各大美術院校的素描訓練對心智的認識和深化不夠。很多學生模擬現實的本領較強,一旦脫離了具體對象,進入到想象和創作層面就力不從心了。我認為,這是對素描內涵認識不夠所導致的。培養活的造型能力和表達對象特有的審美能力,應該是素描未來的發展之路。

編輯:陳佳

關鍵詞:素描的內涵 是什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综合色桃花久久亚洲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