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重慶涪陵旅游崛起背后的政協力量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涪陵旅游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隨著武陵山大裂谷等景區的“走紅”,該區共接待游客87.94萬人次,同比增長131.27%;旅游收入5.31億元,同比增長164.33%。
事實上,作為一個工業大區,涪陵過去對旅游并不重視。全區旅游收入在2012年才17億元。而近幾年來,從大木花谷到武陵山大裂谷,從傳統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到新近開放的816地下核軍工洞,涪陵旅游頻頻發力,各景點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游客的到來。
是什么讓這個全市的工業大區,其旅游產業從小到大、從無名到有名?涪陵區旅游局副局長孫治彬認為,這其中,與區政協積極助推密不可分。
建言獻策 營造旅游良好氛圍
“5年前,涪陵區旅游局被稱為‘豆芽局’。”孫治彬自嘲,涪陵是工業大區,過去對旅游并不重視,局里只有6個人,旅游項目“孤、單、小、散”,是全區經濟發展的“短板”。
“旅游業具有強大的產業帶動力,已然成為服務業的龍頭。”作為黨委政府的“智囊”,涪陵區政協意識到這一問題,充分運用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和專題協商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就旅游產業發展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履行政協職能。
2011年8月,區政協深入區內部分鄉鎮調研,并到河南焦作和云南楚雄、麗江考察,寫下了《涪陵旅游產業發展調查報告》,對涪陵旅游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
2014年3月,區政協啟動“涪陵旅游發展理論研究論文征集活動”,共收到論文103篇。同年8月26日,涪陵區政協召開旅游產業發展研究成果交流會,應邀而來的專家和旅游產業發展征文獲獎者共同為涪陵旅游產業現狀“把脈”,并以創新的思維提出多項關于涪陵旅游產業發展的規劃、建議和設想,形成了旅游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督辦提案 推進旅游項目落實
自2013年以來,涪陵區政協委員圍繞旅游發展出謀劃策,撰寫了《關于加強整合資源,強化科技運用,集群打造5A級新型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議》等49件高質量提案。
涪陵區政協提案委主任余萍告訴記者,區政協每年有針對性地將旅游業發展方面的提案列為重點提案,由區政協領導牽頭督辦,以提案辦理促進旅游項目建設、以提案辦理促進旅游產業發展。武陵山旅游區環線公路建設、旅游基礎設施改善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的推動,均離不開提案辦理的督促落實推進。
孫治彬說,在政協的積極助推中,2014年涪陵首次召開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全區上下樹立了“大旅游”觀念,成立了武陵山景區管委會、組建了涪陵交旅集團。以前“散、小、弱”的景區被政府回購,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目前全區已有了4家4A級景區,武陵山大裂谷正積極創建國家5A級景區。
深入視察 助推旅游產業發展
為進一步了解涪陵區旅游業發展情況,近3年來,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開展旅游視察活動12批次,分別推進北山旅游區、武陵山旅游區、兩江游等項目加快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8月,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組成視察組,深入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林下花園、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白鶴梁水下博物館、816地下核工程等景區,對該區多個景區和項目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通過視察,發現了“景區規劃滯后、資金投入不足、硬件和軟件建設不達標、宣傳促銷不到位、創A級景區建設推進緩慢”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打造白鶴梁景觀文化發揮旅游價值功底”、“進一步加大涪陵旅游宣傳營銷”等45條建議。
“區政協喚醒了涪陵旅游的春天。”孫治彬說,正是通過落實政協委員意見建議,涪陵旅游項目建設、宣傳營銷加快步伐。今年1-8月,涪陵接待游客88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0多億元。“如今,再也聽不到涪陵旅游沒什么可抓的、抓不起來的說法了。”
編輯:薛鑫
關鍵詞:重慶涪陵旅游 政協力量 國慶黃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