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香港軍地河生態成功修復 絕跡百年螢火蟲重現

2016年10月12日 15:2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據港媒報道,建造排水河道防洪,往往易破壞生態,蟲蟲難飛。香港渠務署2013年開展復修水生生物生境試驗研究,在三段河道做實驗,以粉嶺軍地河最為成功,通過重堆石塊、建立水循環系統等方法,令軍地河螢火蟲數目由原來數只,大增至30多只至50只,更成功吸引被喻為“傳說中的螢火蟲”的珍稀黃緣螢重現。黃緣螢現時在港不足250只,軍地河獨有逾10只。渠務署將檢討生態工程成效,未來或推展至其它河道工程。

香港渠務署首要任務為防洪,將河道挖深挖闊,殃及旁邊的植物,破壞環境和生態,渠務署目前只進行綠化工程,卻無法彌補所失去的生境。該署2013年起進行水生生物生境試驗研究,斥資120萬元(港幣,下同),邀得香港螢火蟲研究協會會長麥肇峰負責計劃,在錦田河、軍地河及平原河,推行水系生態修復,上月完成。

以修復效果最佳的軍地河為例,麥肇峰指,工程范圍僅10米乘20米,初時考察只發現珍貴的水生黃緣螢和常見的窗螢各1、2只,今年4月投放35只香港原生的邊褐端螢火蟲幼蟲,5月成功孵化11只幼蟲,而黃緣螢和大陸窗螢數目亦各增達10至20只,合共有30至50只螢火蟲。麥說,螢火蟲是未受污染水域的指標生物,其存活證明該水域的水質佳。

全球2000種螢火蟲中,只有約20種屬于水生,麥更指出,水生的黃緣螢非常罕見,有“傳說中的螢火蟲”的稱號,曾于香港絕跡超過100年,2008年才于大埔重新被發現,高峰期不多于300只,近年數目逐降,現時在250只以下。他解釋,黃緣螢數目減少的原因,在于它們的居住地為水田,多改作貨柜場和村屋,其余已發現黃緣螢的地點均位于私人土地內。

麥肇峰解釋,由于軍地河原來河道的水體缺乏流動,且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導致水溫偏高,令水生生物難以棲息,故復修計劃決定重堆石陣,創造不同流速的水道,有利螢火蟲的食糧螺生長,同時制造石罅讓昆蟲棲息,亦避免它們遭洪水或雨水沖走。另需種植蘆葦,阻隔蝙蝠等捕獵者,并重置泥土改善植物生長環境。

至于錦田河進行水質凈化后,亦出現蜻蜓和窗螢等對水質要求高的生物;平原河受多竹林的環境局限,生物生長狀態不太理想。

香港渠務署工程師譚杰帆表示,將分析試驗研究采集到的數據和經驗,編寫報告,未來或會推廣至其它渠務工程。

編輯:韓靜

關鍵詞:香港渠務署 檢討生態工程成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欧美大陆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