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中國共產黨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 顧當下更謀長遠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2日晚間向社會公布。12條準則,12道紅線,對從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普通黨員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執政黨純凈自身提出了長遠規劃。
1980年,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時隔36年,執政黨再次以黨內最高文件的形式強調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受到此間黨建專家的關注。
“兩個《準則》的出臺背景不同,前一個主要是總結‘文革’教訓,后一個主要是針對新時期黨的建設出現的問題,如組織紀律渙散、黨員信念缺失、領導干部貪污腐敗等。”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照兩個《準則》,前一個《準則》的主要原則和規定,比如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發揚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權利、接受黨和群眾的監督等,今天依然適用;后一個《準則》中專辟篇幅闡述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等,更多呼應今天的時代需求。
在就文件起草作說明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文件起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存在的薄弱環節,著力圍繞理論、思想、制度構建體系,圍繞權力、責任、擔當設計制度,推動解決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和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覆蓋不到位、責任不明晰、執行不力等問題。
中共十八大以來,從自上而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要求嚴格的組織生活和學習,從八項規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從“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改革六大方面之一,到“全面從嚴治黨”寫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從嚴治黨的決心和舉措民眾有目共睹。
“應該說,到六中全會出臺新的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是水到渠成,順應民意。”外交學院教授、政黨研究專家余科杰告訴中新社記者,關于近9000萬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關于領導干部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和自覺,既關系到執政黨的形象,也關系到中國的發展和未來。
13000多字的《準則》中,提到“領導干部”的多達53處,“高級干部”的多達23處。“這應該說是改革開放以來,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要求最多、規定最嚴的一份文件。”戴焰軍說,這是因為干部出了問題,直接影響政治生態,敗壞社會風氣,也會失去民心;高級干部出現了問題,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帶壞官場風氣。
習近平在說明中列舉了一個時期以來,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一些突出問題。執政黨高層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危害,并上升到“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高度,因此,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就顯得尤為必要。
《準則》強調,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領導層組成人員必須以身作則,模范遵守黨章黨規,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全黨全社會作出示范。
“規則已經制定,還要配合以最嚴格的監督,堅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讓規則內化于每個黨員心中,才能讓規則最終發揮作用。”余科杰表示。(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嚴格規范 黨內政治生活 顧當下 謀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