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俄合作踏上快車道 兩國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6日,李克強乘機抵達圣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隨后,他與梅德韋杰夫一道參觀冬宮,并在冬宮出席非正式晚宴。李克強參觀讓俄羅斯人引以為榮的文化圣殿冬宮引起俄媒的關注,各大媒體報道時均強調了這一點。
雖然此行首日人文氣息濃厚,但務實合作才是重點。俄塔社報道稱,兩國總理7日開始舉行正式會談,見證合作文件簽署。俄副總理、政府辦公廳主任普里霍季科透露,兩國商議核能領域戰略合作聯合聲明的工作進入尾聲,雙方希望在7日兩國政府首腦會晤之前完成這一工作。此外,兩國將討論俄遠東與中國東北地區合作開發問題,建立相關的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俄氣、俄石油、俄鐵路等大型企業也準備了合作文件等待簽署。普里霍季科表示,本世紀以來,俄中貿易額增長了10倍。去年對華貿易占俄外貿額的12%。今年前7個月兩國貿易額達到336億美元,兩國擴大了用各自貨幣結算相互貿易和投資。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發展迅速,今年前8個月,俄對中國的石油出口較上年同期攀升30%至3414萬噸。
“中俄合作踏上快車道”,德國新聞電視臺稱,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領域越來越廣,前幾天,還傳出中俄兩國將投入大量資金共同研發遠程寬體客機、挑戰空客和波音的消息。這只是兩國合作的一個縮影。德意志廣播電臺稱,與西方關系冷卻后,中國成為俄羅斯的緊密伙伴。除了經濟關系互補外,美國因素也是兩國靠近的一個重要原因。俄羅斯不滿美國及其盟友包圍俄羅斯的戰略,中國則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懷有疑慮。
兩國總理會晤前,梅德韋杰夫專門接受中國媒體采訪,對李克強來訪表示熱切期待。他說:“我與李總理早就談論過要在我的家鄉圣彼得堡進行會晤。我希望,這將不僅是一次有益的事務性會談,還是一次令中國朋友印象深刻的活動。”路透社稱,梅德韋杰夫還表示,俄羅斯希望建立一套與中國相互兼容的支付系統,以降低遭受西方進一步金融制裁的風險。為降低對VISA或萬事達等西方支付系統的依賴,俄去年推出一個名為“Mir”的支付系統。
2013年10月梅德韋杰夫訪華時,曾專程訪問李克強的家鄉安徽省。這次李克強訪問圣彼得堡,堪稱“家鄉外交”的延續。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民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元首外交”“夫人外交”到“家鄉外交”等,中國外交形式在多樣化、靈活化。“家鄉外交”擺脫了過去外交活動嚴肅、古板的形式,無疑可以增進領導人間的個人感情交流,對兩國關系發展的象征意義非常強。李建民表示,這次正好是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周年,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重要節點。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俄關系上了幾個大臺階,并保持著高水平、高效率的運行。確實像兩國領導人講話中經常提到的,“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李克強 圣彼得堡 梅德韋杰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