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18%瀕危:地方畜禽品種數量下降趨勢未減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董峻、任可馨)由于畜禽遺傳資源面大量廣,投入不足,手段落后,我國地方品種數量總體下降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國超過一半的地方畜禽品種數量呈下降趨勢,瀕危和瀕臨滅絕品種約占地方畜禽品種總數的18%。
11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國家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要達95%以上,省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達到80%以上,確保重要資源不丟失、種質特性不改變、經濟性狀不降低。
畜禽遺傳資源是生物多樣性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農業安全的重要戰略資源。我國是世界上畜禽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發現地方品種545個,約占世界畜禽遺傳資源總量的1/6。隨著畜牧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散戶大量退出畜禽養殖,地方品種保護難度不斷加大。一些地方品種資源因未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自生自滅。
根據規劃,農業部將適時調整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對列入保護名錄的畜禽遺傳資源全面落實保種主體,完善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保護體系。適當集中保種力量,統籌規劃國家級核心基因庫和區域性基因庫建設,制定基因庫保種計劃,逐步完善畜禽遺傳資源交換機制,提高保護效率。
同時,加強保種場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豐富血統,擴大保種群數量,提升資源保護能力。因地制宜建立保護區,以區內核心場(站)為主,帶動周邊農戶開展聯合保種。進一步完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體系,制定和完善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和場區庫管理辦法。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地方畜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