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化能人走下去,群眾文化活起來
黑龍江省開展對口幫扶活動,破解群文建設瓶頸
“自今年3月以來,黑龍江省圖書館在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中進農場、進部隊、進口岸、進社區,在全省累計結成幫扶對子900個,直接受益人群10萬余人。通過培訓、講座的形式,滿足了廣大群眾的文化訴求,實現了文化播種的目標。”黑龍江省圖書館館長高文華說。11月11日,黑龍江省“結對子、種文化”經驗交流會在冰城哈爾濱舉行,來自黑龍江省文化廳各處室負責人、廳直單位代表、各地市縣區代表350人參加經驗交流會。
地處北國邊陲的黑龍江,一直以來群文隊伍少、文化能人少、文藝骨干少、群文品牌少、群文投入少的“五少”現狀都是不可忽略的事實,群文建設在全國呈弱勢。而口袋富裕后的基層群眾,急需文化生活來填補精神空虛,倒逼政府采取措施打破瓶頸。經過認真調研,黑龍江省文化廳決定自今年3月起在全省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補齊群眾文化建設的短板。
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文化部門把“結對子、種文化”活動作為增強群眾文化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重點在文藝創作、歌舞、戲劇、器樂、書畫、活動組織策劃、圖書分類管理、數字文化資源采集使用等14個方面,通過請上來開展集中培訓或走下去深入基層輔導的方式,到社區、農村,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形式,開展輔導培訓,各地結合實際,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幫扶方法。
大慶市群眾藝術館將“結對子、種文化”活動與公益性輔導相結合,與各縣區合唱團、舞蹈團、器樂團結對子, 共開設聲樂、器樂、舞蹈、美術等輔導班6期21項課程220余個班次,累計培訓學員6000多人。同時,為了促進基層文化活動的開展,群藝館積極組織各基層文藝團隊、公益輔導班學員參與大慶市“激情之夏”“濕地文化節”“大慶之冬”系列演出活動,為群眾提供展示平臺。黑河市遜克縣文廣局以“結對子、種文化”為契機,組織文化站長與鄉村文藝人才開展一對一幫扶,使克林鎮文化站的裴超幫扶的文化帶頭人孫玉軍、車陸鄉文化站長許杰幫扶的殘疾農民文化帶頭人王連生和農民歌手關澤楠等一批農村文化帶頭人脫穎而出。安達市則組建了包括老中青各年齡段的文化志愿者輔導隊伍,聘請76歲的老教師劉慧明組建文藝創作團隊,邀請老文化工作者孫連富組建老年書畫班,發展學員近千名。齊齊哈爾市選派文藝輔導員攜帶設備深入基層,采取公開課集中培訓、一對一個別提高、實物展現場講解等方式開展輔導活動。先后選派志愿者88名,深入到9個縣(市),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提供聲樂、器樂、美術等七大門類的專業輔導,輔導人數2萬人次。
據統計,黑龍江省依托全省255個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與下一級館(站)、群眾文藝團隊、文藝愛好者結成幫扶對子6300多支,遍及128個市縣區。同時深入基層開展各類藝術培訓和文化講座,已培訓基層文藝骨干17萬多人,僅村級文化志愿者就超過5.9萬人,開展各類文化活動9萬多場次。通過“結對子、種文化”活動,黑龍江省穆棱市把文化種到田間地頭,文化館多次派舞蹈老師深入全市行政村進行地毯式輔導,通過輔導,全市城鄉廣場舞團隊已達100多個。而富錦市打造的“北方秧歌”、湯原縣打造的“紅色文化藝術節”、同江市打造的“赫哲文化”、樺南縣打造的“大家演群眾文化大舞臺”等品牌活動已成為各區域的文化名片,有力帶動了當地文化活動的蓬勃發展。
“幫扶活動的開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基層輔導隊伍的輔導培訓功能,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迅速提高了基層文藝骨干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的水平,為基層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文化隊伍,助推了黑龍江省群文活動的繁榮。”黑龍江省文化廳廳長張麗娜總結。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文化能人 群眾文化 對口幫扶 群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