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緬沖突致中國邊境一人受傷 中方為緬民眾建避難所
緬甸北部政府軍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沖突仍在繼續。中國外交部21日確認,交火期間有流彈落入中國境內,并致使一名中國邊民受傷。北京青年報連線獲悉,本次沖突情況嚴重,中國云南邊境小鎮畹町受到波及,一所中學里還發現了彈殼。
中方已向緬方提出交涉
11月20日,緬甸政府軍與部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在緬甸北部靠近中國的地區發生軍事沖突。21日,沖突仍然繼續。
據外交部網站2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緬甸部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20日與政府軍在緬北地區臨近中緬邊境的緬方一側發生交火。部分沖突地區有零星流彈落入中方,一名中國邊民手臂被流彈擊傷。中方已向緬方提出交涉,并采取措施加強邊境管理,保護邊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耿爽表示,中方正繼續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并與緬方保持溝通。“我們強烈希望沖突雙方保持克制,立即停止有關軍事行動,避免局勢升級,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恢復邊境安寧,并防止出現損害中方主權和邊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情。”耿爽說。
沖突已致緬甸8人死亡
緬甸政府20日晚發布消息說,當天緬甸北部發生的軍事沖突已造成8人死亡、29人受傷。
20日凌晨,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果敢同盟軍等幾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對撣邦木姐地區和木姐105碼貿易區附近多處軍方、警方哨所發起武裝攻擊。據緬甸宣傳部發布的消息,已有包括1名軍人、3名警察、4名平民在內的8人在沖突中死亡,另有9名警察、2名政府職員和18名平民受傷。
這是緬北多支民族武裝自去年2月果敢戰事以來首次大規模聯合行動。近幾年來,緬北局勢一直不太平,多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軍之間不時發生沖突。
中國地方政府收容緬甸邊民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20日發表的聲明顯示,緬甸政府軍與部分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在緬甸北部靠近中國的地區發生軍事沖突,導致部分緬甸邊境民眾為躲避戰亂進入中國境內。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中國地方政府暫時收容了他們。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呼吁沖突各方保持克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盡快恢復中緬邊境地區安寧。同時,大使館提醒中國在緬公民注意安全,盡量避免前往上述沖突地區。
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中國地方政府暫時收容了他們,并將受傷者送往中方醫院救治。
聲明提醒中國在緬公民盡量避免前往上述沖突地區,并公布了使領館電話:0095-943209657(中國駐緬甸大使館),0095-9259172726(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文/本報記者 岳菲菲
連線
學校里發現彈殼 汽車被彈片劃傷
“路邊隨時聽得到槍炮聲,能看到大量的難民。”正在邊境小鎮畹町的華僑羅先生這樣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羅先生說,炮火殃及了他所在的畹町鎮,不止是民眾家房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被彈片炸壞,國境線旁公園里停著的汽車也有多個彈片劃傷的痕跡,很多地方留有彈孔,畹町中學里還發現了彈殼。
原本兩地跑經營珠寶生意的羅先生表示,現在生意很不好做,擔驚受怕,緬北民眾不敢出門。“緬北的夜市都沒有了,這次情況非常嚴重。”他說,20日是緬甸邊民集中涌入最多的時候,炮火響起,很多緬北民眾會趕緊到中國的親戚家去避難,21日仍然陸續有邊民進入中國。
不過,“這邊的民眾并不會特別驚恐,”羅先生解釋稱,因為此前也經常會聽到民族武裝和政府軍發生沖突的槍炮聲。沖突發生后,甚至還有一些民眾會到國境線去拍照。他說,中國有邊防部隊在邊境駐守。根據羅先生提供的照片,很多地方都有身著藍色救援服的中國藍天救援隊的身影。接受北青報記者詢問的畹町鎮紫苑飯店表示,生意仍然正常,外賣業務也可以如常開展。
分析
緬甸北部緣何戰事又起?
緬甸北部多支少數民族武裝組織21日與政府軍之間仍有零星交火,自20日開始的緬北戰事尚未完全平息。新一輪沖突無疑給緬甸新政府大力推動和平進程構成嚴重障礙,同時對緬中邊境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近幾年來,緬北局勢一直不太平,多支民族武裝與政府軍之間不時發生沖突。今年4月,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上臺執政,把推動和平進程作為執政要務之一,并于今年8月至9月間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21世紀彬龍會議即和平大會。
不過,由于緬甸軍方堅持原有的強硬立場,德昂、果敢、若開等多個民族武裝組織未能與會。彬龍會議后,軍方繼續對緬北民族武裝保持軍事高壓態勢。這使得緬北局部地區的持續緊張局勢未能因彬龍會議的召開而取得實質性化解。
目前,最主要的分歧在于,雖然各方都不反對和平進程,但軍方對果敢等多支民族武裝提出的要求是,只有放下武器才能獲準參與和平進程,而一些民族武裝則表示無法接受這一“底線”。這種對立導致在彬龍會議后一些民族武裝與軍方在多地再次發生沖突。就在上月,一些民族武裝在若開邦針對政府軍發起一系列攻擊行動,至今若開邦仍有大約一半地區處于軍事封鎖狀態。
緬北多支民族武裝發起新一輪聯合攻擊行動是近年來政府軍與緬北民族武裝之間矛盾不斷激化的具體表現。這一矛盾也導致民盟新政府倡導的“全面包容”主張難以實現。德昂武裝組織秘書長達蓬覺20日對緬甸媒體表示,民族武裝再次行動的目的有“展示存在”之意,展示他們從深山老林到邊境地區的行動能力。觀察家認為,無論什么理由,武力解決不了緬甸的民族武裝問題,緬甸獨立以來幾十年的內戰歷史已經證明,堅持對話,政治解決,是緬甸持久和平的唯一正確選項。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緬沖突致 中國邊境 受傷 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