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讓文藝評論與時代共振

2016年11月25日 14:09 | 作者:張 賀 鄭海鷗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文藝評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國文聯通過組織理論座談、作品研討、人才培訓、陣地建設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引導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暢談如何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評論,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不做市場奴隸”“說真話、講道理”“展現中華審美風范”等一系列重要共識。兩年來,在堅持用講話精神指引文藝創作評論實踐中,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

——2014年10月17日,在京組織召開“文藝評論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暢談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凝聚加強文藝評論工作共識。

——2014年10月25日,在湖北恩施舉辦研討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藝創新。

——2015年4月14日,來自全國各社科研究機構、宣傳思想文化單位、文藝報刊社及高等院校的31位文藝評論骨干相聚云南昆明首屆全國文藝評論骨干專題研討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討“中華美學精神”。

——2015年10月23日,匯聚文藝理論家評論家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座談會,結合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研討文藝作品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文藝理論評論陣地建設等話題。

為發揮理論評論優勢,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中國文聯自2014年10月20日起在《中國藝術報》文藝評論版面開辟“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筆談專欄,相繼刊登數十位名家的百余篇理論評論文章,推動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在文藝實踐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引導文藝評論家堅持正確方向,推進文藝評論工作良好生態逐漸形成。

勇于開拓創新,扎實推進文藝評論組織建設,開創互融互通新格局

沒有健全的組織,文藝評論工作就無法順利開展。在中央和中宣部大力支持下,中國文聯啟動實施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工程,成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設立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不斷建立健全文藝評論的組織體系,形成了上下聯通、互融互通、多點開花的文藝評論組織新格局。截至目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已擁有1089名會員、201名理事、17名主席團成員、18名顧問……他們是文藝理論界、評論界、文藝事業一線的專家學者,來自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文學、電影、電視、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關注著藝術產業、青年評論、民族民間藝術、網絡藝術,他們在中國文聯的組織下,跨界團結在一起,與全國25個省級文藝評論家協會所聯系的8000余名文藝評論家匯聚成文藝評論的主力軍,為開創中國當代文藝評論新氣象貢獻著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兩年間,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已成立理論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戲劇戲曲藝術委員會、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民族民間藝術委員會、藝術產業研究委員會、視聽藝術委員會、音樂舞蹈藝術委員會、曲藝雜技藝術委員會、網絡文藝委員會10個專業委員會,還有其他專業委員會在醞釀中。在會員管理上,于2016年5月發布《中國文藝評論工作者自律公約》,倡導全國文藝評論工作者愛國為民、堅定立場、科學說理、敢于擔當、繼承創新、遵紀守法、德藝雙馨。同時,積極開展會員大培訓,增強凝聚力,完善會員退出機制,清理“僵尸會員”,調動活躍會員,引領文藝評論新風,并計劃加大對會員薄弱地區的扶持力度。

中國文聯舉辦的全國中青年文藝評論家高級研修班,截至2015年已辦9屆,累計700名中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參加了研修班學習。從2015年開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接過人才培訓的接力棒,創辦了全國文藝評論骨干專題研討班,并在昆明和蘇州先后舉辦兩屆,為培養文藝評論領域領軍人物、中堅力量搭建平臺,為當代文藝實踐注入正能量。

加強陣地建設,探索建立文藝評價體系,營造文藝評論良好生態

幾年來,中國文聯以學術建設和陣地建設為依托,大力推進文藝評價體系建設,文藝評論的當下性、針對性進一步增強,文藝評論的社會影響力、傳播力進一步增強。

學術建設成果顯著。兩年來,中國文聯成功舉辦了“文藝評論:方向與責任”座談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藝創新”大型研討會、“藝術與市場的張力——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健康發展之路”中國文藝評論家學術峰會等多次專題研討活動,創建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中國文藝“長安論壇”,深入開展了“美學家眼中的中華美學精神”“藝術家眼中的中華美學精神”和“評論家眼中的中華美學精神”系列理論研討會,緊扣時代脈搏,研討了張火丁現象、 2016年春節檔電影作品、長征題材文藝創作等重要的文藝現象,組織“文藝作品評價體系研究”11個子課題和總報告,編撰《中國藝術年度發展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文聯多部門、多渠道、多平臺合作,展開對重點文藝作品的宣傳和研討,如電視劇《北平無戰事》 《平凡的世界》《小鎮大法官》和電影《蘭輝》《啟功》《太陽河》等作品。在這些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立體多面地客觀評析和深入解讀了這些廣受人民歡迎的文藝作品,并為政府有關部門如何扶持和引導優秀文藝作品建言獻策。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要敢于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要敢于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要敢于表明立場,倡導說真話、講道理。這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開展各種學術研究、交流堅守的準則。在一系列的研討會上,各種真知灼見交鋒,匯聚成一股清流,潤物細無聲地對中國文藝評論的面貌產生著重要影響。組織開展文藝評論年度推優活動,為優秀文藝評論提供更廣闊的傳播空間,充分發揮引導、激勵作用。

基地建設結出碩果。2015年9月23日,首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授牌儀式在中國文藝家之家舉行。自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浙江大學、遼寧省文聯、內蒙古自治區文聯、江西省文聯、浙江省文聯、蘇州市文聯等成為首批22家“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的共建單位。中國文聯通過全國性的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布局,為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堅實的學術支撐、信息支撐和人才支撐打下基礎。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對20余個學術課題展開研究,開展各種學術活動百余次,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有價值、有分量、有影響的研究成果。2016年8月,各基地代表在陜西西安舉辦的第一次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全國工作交流會上坦誠交流,形成共識,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建設要朝著3個方向努力:一是集中資源、打造品牌;二是加強合作、優勢互補;三是擴大宣傳、形成聲勢。

在傳媒陣地建設方面,中國文聯充分發揮《中國藝術報》、中國文藝網等文聯系統所屬的文藝理論評論報刊和網站的陣地作用,并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網等媒體合作文藝評論專版專欄,讓文藝評論在傳播中增加濃郁的香氣。中國文藝評論中心的“一刊、一網、一號”也以各具特色的魅力多角度地吸引全國文藝評論工作者。創辦《中國文藝評論》月刊,至今已經出刊13期,站位高,關注當下,原創性強,越來越受到各藝術門類理論評論工作者的關注。依托“中國文藝評論網”“中國文藝評論”微信公眾號,讀者既能獲取嚴肅的學術交流信息,又能便捷地了解文藝評論界的新發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評論 文藝 文聯 中國文藝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亚洲中久在线视频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久久伊人精品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