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 提案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督辦“治霾”提案
名片沒有了,將是巨大的損失
今年寧夏兩會期間,“不讓寧夏藍被霾沒”的提案備受關注,該提案時至年底落實如何?1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對該提案進行督辦。
據中央環保督察組日前反饋消息:2014年、2015年寧夏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增長20.6%、21.8%,連續兩年未完成國家大氣考核任務。“天藍水綠是寧夏一張靚麗的名片,如果這張名片沒有了,將是巨大的損失。”提案單位民進寧夏區委表示,大規模霧霾污染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正常秩序已是不爭的事實。
“防治霧霾污染已經刻不容緩。”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民進寧夏區委主委姚愛興說。
“霧霾的形成從客觀因素來看,主要是產業倚重能源特征明顯,自然生態環境脆弱,機動車污染逐步顯現,工業圍城現象比較普遍,不利氣象條件影響顯著;從主觀因素來看,主要是責任落實不到位,綜合協同治理機制不完善,市縣大氣污染防治投入相對不足。”自治區環保廳負責人表示,自治區環保廳為此采取有力措施,及時部署應對重污染天氣。經過多次研究部署,在牽頭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下,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年1至10月,自治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同比分別下降10.5%、6.8%;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9.6%,優良天數同比增加了12天。
“抓大氣污染防治、生態建設和保護,就是轉方式、調結構,就是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自治區政協主席齊同生建議調動各方力量、堅持久久為功,逐步減少霧霾持續時間,降低霧霾發生強度。
“要認清寧夏霧霾產生的根源和嚴峻形勢,痛下決心,用猛藥,嚴把關,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形成高壓態勢,努力解決霧霾問題,把青山綠水留給子孫后代。”在聽取了提辦雙方的發言后,咸輝建議,建立“尋源治污”機制,對重點地區、流域、行業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循環經濟,嚴格環保執法,加強環保隊伍建設,實施重點生態林業工程,保護好生命水系黃河,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共同維護藍天碧水。
編輯:薛鑫
關鍵詞:“治霾” 提案 PM10 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