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天津市政協專題協商“三醫聯動”
推廣家庭醫生簽約制度是良策
“要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管理數據的自動生成、動態采集,保證全面、及時、準確提供信息數據,為社區衛生服務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與數據支撐”……11月29日,天津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圍繞“三醫聯動,推進分級診療”議題協商討論。市財政局、人力社保局、衛計委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到會面對面與委員們溝通交流,共議對策。
“三醫聯動”即醫療、醫保、醫藥改革聯動。在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過程中,首要任務是要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平臺作用,引導居民社區首診。國家和天津市都在深入推進醫療體制改革,強調扎實推進“三醫聯動”,支持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促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
天津市政協高度關注衛生事業發展,每年都將相關問題列入重點提案或重點協商計劃。針對推進分級診療問題,市政協醫衛文體委員會連續幾年組織部分委員和有關民主黨派成員深入調研。今年,市政協又將這個題目選定為專題協商座談會議題,列入年度協商計劃,在市政協副主席田惠光的帶領下,醫衛文體委組織有關委員、民主黨派成員和專家學者組成5個調研組,圍繞推進天津市三醫聯動,推進分級診療,進行了多次調研論證和座談協商,并赴江蘇鎮江市和四川省學習考察,為這次座談會召開打下了堅實基礎。
民革天津市委認為,要明確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完善機制,加強“平臺”建設,建立基于基本項目的運行新機制,完善人員崗位管理和績效工資制度,激發人員活力,并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綜合評價體系和信息化技術支持體系。
農工黨天津市委提出,目前患者參與社區家庭醫生赴診積極性不高,主要是基層醫院往往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全科醫生人才匱乏,現有三級醫院的優秀人才不愿到基層工作等,逐步推廣家庭醫生簽約制度是實現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途徑。他們建議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設置和家庭醫生醫保支付體系,改革家庭醫生的收入方式,吸引更多人才赴基層工作。同時完善社區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考核評估體系,促進工作有序、健康發展。
和平區介紹了探索以改變糖尿病門特病人就診模式為試點,推進分級診療的經驗。他們通過家庭醫生服務,借助醫聯體平臺,加快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新體系有了一定進展。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決策。”田惠光說,廣大政協委員要充分發揮優勢和作用,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在做好頂層設計、合理配置資源等方面獻計獻策,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記者 張原 見習記者 李寧馨)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協商 三醫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