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研究表明大米消費能反映農民增收水平
業內人士呼吁加強我國大米品牌建設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李木元)大米消費水平和農民增收之間有關系嗎?有!12月4日,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在京舉行,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在會上表示,我國大米消費結構正悄然變化,百姓已經從追求大米的外觀質量逐步轉向追求大米內在的品質和安全、健康功能。有關研究表明,農民收入每增加10%,精米消費需求量就增加1.38%,糯米、黑米等特種米增加1.02%。
大會現場
大米是五谷之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2015年全國水稻面積超過4.5億畝,總產量2.08億噸,其中,口糧占稻谷消費的82%左右。
農業品牌建設是農業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大米產業的發展,政府部門和市場主體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以品牌為引領,提升大米品質,增加有效供給,實現價值鏈升級,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指出,從生產加工消費看,稻谷產量持續增長,優勢區域突出。華東、東北、華中三大地區是大米加工的主要聚集區,占國內稻谷總產量的近90%。隨著市場的競爭,大米行業激增度開始提升,龍頭企業的規模不斷提升,全國排名前50名的企業加工能力已達到總產能的12%左右。在需求方面,稻谷又是我國糧食消費的第一大品種和我國居民最重要的口糧,大米消費在人均細糧消費中占60%以上。
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授牌
高端化、個性化、差異化需求使我國大米產業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品牌建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富硒米、清潔米、保鮮米、方便大米及其市場份額逐年增加,我國城鄉居民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大米消費出現了轉變的趨勢。有關研究表明,農民收入每增加10%,精米消費需求量就增加1.38%,糯米、黑米等特種米增加1.02%。
張玉香表示,推進大米品牌建設,要做強企業品牌,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支持企業與農戶共同培育塑造品牌。強化科技支撐,轉變大米產業發展方式,提品質、創品牌,為產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發揮資源優勢,培育區域公用品牌,帶動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
2015年大米進口首次突破300萬噸,為提升我國大米產業,滿足市場消費對大米的安全、優質和個性化的需求,增強國際競爭力,唐珂建議,突出重點,強化大米品牌建設; 是強化職能,發揮區域公用品牌引領作用;統籌協調形成品牌建設工作合力,推動大米產業品牌化發展。
2016中國十大好吃米飯頒獎
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共同主辦。會上,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農產品加工局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就大米產業品牌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精深加工等方面作了交流。黑龍江、遼寧、廣東等稻米主產省農業主管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及業內專家學者重點圍繞農業品牌建設和大米品牌培育與保護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據了解,經各地推選和專家評審,本屆大會授予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盤錦大米、寧夏大米、宣漢桃花米、遮放貢米、射陽大米、興化大米、羅定稻米“2016 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稱號,授予區域公用品牌下的16家大米企業“2016 中國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核心企業”稱號。
大會還舉辦了“中國十大好吃米飯”現場評比活動,最終評選出“中國十大好吃米飯”:葵花陽光牌五常大米、興唐牌寧夏大米、茅貢牌茅貢米、金佛山牌南川米、慶禾香牌慶安大米、福臨門牌五常大米、塞外香牌寧夏大米、響水牌響水大米、金福喬府大院牌五常大米、遮放貢牌遮放貢米。
編輯:趙彥
關鍵詞:大米消費 大米品牌 精米需求 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