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利民:偉大的藝術教育,需要偉大的教育工作者

2016年12月07日 15:40 | 作者:劉利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藝術,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和獨有的精神需求,具有開放的超越性和對立統一性。

站在人類情感、精神、人性的角度來看,藝術沒有國界與地域之分,沒有種族與貧富之別;站在風格、文化、表現方式的角度看,藝術又是各具特性、相對獨立的。藝術既要傳承延續文化和技藝傳統,又要站立潮頭,與時俱進,引領時代發展,藝術一方面具有相對明確和穩定的學科門類和專業設置,同時又是一個寬泛的美學概念,一部影視、文學作品無疑會給人以藝術感染力,工匠能人的巧奪天工也給人以藝術享受,體育界認為邁克爾·喬丹把籃球帶入了藝術殿堂,甚至廚師做出的一道美味佳肴都可以稱之為藝術佳品。


QQ圖片20161207153823


藝術之所以無處不在,是因為藝術關乎美,關乎精神、關乎人文,藝術能夠涵養人的格調和情操,能夠激發人的創新和潛能,藝術和文化的繁榮孕育著創新,引領著變革,關系著民族和國家的昌盛,藝術交流和熏陶為世界和平與和諧提供穩定基礎和精神力量。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和藝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基礎作用和重要意義。在剛剛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把培養學生“具有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等”作為重要內容,并放在了基礎性位置。

盡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普遍認同,但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需要國際藝術教育界交流互鑒、碰撞火花、研究探討。在此對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提三點希望:

一是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把藝術教育工作提高到塑造人格品性、優化社會生態、推進創新發展、促進和平和諧、傳承優秀傳統、引領時代進步的高度,致力于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強自我學習和自我修養。偉大的藝術需要偉大的藝術工作者和藝術教育。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抵住商品社會、市場經濟和消費主義中的誘惑,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價值觀,一方面要志存高遠,勇立潮頭;另一方面要坐得住冷板凳、守得住寂寞,引導人們求真、崇善、向美,弘揚正能量。

三是做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藝術的開放性和互通性使藝術教育天然具有國際交流合作的優勢,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重要形式,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領域、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藝術教育工作者要自覺為增進世界人民的理解多做工作。

(作者系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本文根據作者在2016年中國教育學會主辦的“國際藝術教育高端研討會”上所作報告編輯整理。)

編輯:陳佳

關鍵詞:劉利民 偉大的藝術教育 需要偉大 教育工作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频在久久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网址 | 欧美大片一级中文字幕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五月网婷婷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