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為煙臺蘋果注入更多“含金量”
山東蓬萊市政協對口協商蘋果種植管理技術推廣見實效
人民政協蓬萊12月8日電 12月5日,山東省蓬萊市農業局與組織部、人社局聯合舉辦3期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技術培訓班,來自省果樹所、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的14位專家教授,為1000多名果農奉上了一場“盛宴”。此次培訓班,是落實蓬萊市政協“蘋果種植管理技術推廣”對口協商成果的措施之一,受到果農的歡迎。
作為煙臺蘋果優質主產區的蓬萊市,蘋果栽培面積達30多萬畝,年產值30多億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成為農村經濟第一大產業。11月25日,圍繞蘋果種植管理技術推廣,市政協與農業局等相關部門開展對口協商。與會人員認為蘋果種植業屬于勞動與技術密集型混合產業,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不可或缺。但從目前情況看,市、鎮兩級果樹技術人員不足20人且年齡偏大,個別鄉鎮甚至沒有技術人員。
市政協委員、市果樹工作總站站長徐月華認為按每名技術人員有效服務面積2000畝測算,全市大約需要150人,期盼市里增加人員編制、經費,為每個鄉鎮至少配備2名專業人員,果業大鎮還要額外增加,保證服務果農“最后一公里”。
會上,委員們還建議技術人員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不妨創新集技術講座、現場培訓、科技大集與媒體宣傳、遠程教育于一體的模式,送技術、管理到田間地頭,不因技術人員不足而服務缺失、空檔;依托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積極構建與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科技示范戶等相結合的多元化、社會化服務網絡。
聽了大家的發言,副市長吳明光當即表示,將系統分析,逐條梳理,一一落實,為煙臺蘋果注入更多的“含金量”。(劉運嬌 季興祿)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協商 蘋果種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