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莫把城市小廣告只當“他人瓦上霜”

2016年12月20日 10:03 | 作者:徐可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近日,網上一則“放學途中的小男孩隨手清理小廣告”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男孩的父親說,孩子隨手清理小廣告的事情在他看來沒什么,其他小朋友也有這樣的習慣。

2014121021024602602

很多網友都為這名小朋友的行為點贊。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并沒必要將小男孩這樣的行為樹為榜樣,原因是街頭小廣告又多又難清理,小男孩和其他同學“這樣的習慣”意義相當有限,且已經有專人負責清理這些小廣告,孩子們的職責并不在此。

社會有分工,人們在各自領域里各司其職沒有錯,但并不意味著對于發生在職責范圍以外的不文明行為和不良現象,我們就有理由抄起手來當一個“看客”。諸如這位清理小廣告的小男孩,這個社會的熱心腸們并不少,他們默默地為周圍的人和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哪怕再微不足道,舉手之勞中體現的是他們的態度,彰顯的是他們對文明進步的責任感,傳遞的是事關整個社會的正能量。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理,只會讓整個社會變得麻木不仁。還記得5年前那個始于車禍、死于冷漠的2歲女童小悅悅嗎?和肇事司機的粗心冷血相比,18位路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當時大力譴責這18位路人的聲音還縈繞耳邊,現在卻有人對身體力行維護公共環境的小學生嗤之以鼻。平時若沒養成責任心和正義感,一到關鍵時刻,大概也只會是明哲保身。

孩子們放學路上隨手清理小廣告,事雖小,對治理城市“牛皮癬”的作用也微乎其微,但其對社會風氣的自覺維護卻能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在維護我們周圍環境、抵制不文明行為和社會不良現象面前,并無“自家門前雪”和“他人瓦上霜”之分。社會環境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是受益者;反之,社會環境若遭到破壞,人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

莫管是“門前雪”還是“瓦上霜”,見著了,就一起清掃了,不好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廣告 城市 清理 莫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州第一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最新 | 日本天堂久久久 | 精品久久精品老人网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