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海歸潮”涌動說明什么?
——2016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側記
“海交會”是一個縮影,在諸多利好因素影響下,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就業出現了持續增長勢頭。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機遇新的“策源地”。以本屆“海交會”為例,已有322家企業率先登陸“海交會”招聘會網絡平臺。
與“海歸”蜂擁回國伴生的是,不少世界知名企業也看好中國,投資中國。人才和企業疊加匯聚效應正在讓中國經濟出現“再生長”。
新華社記者王凱蕾、黃浩苑
剛剛閉幕的2016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上,“海歸潮”涌動:今年中國留學人員意向回國創業就業的人數創歷年新高,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占比明顯提升。
回國創業就業持續增長
本屆“海交會”覆蓋包括外籍高層次人才、海外留學人員、港澳臺人才、杰出華人華僑代表在內的全口徑海外人才。
廣州市外國專家局局長李偉雄稱,“海交會”是一個縮影,在諸多利好因素影響下,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就業出現了持續增長勢頭。此次交流會顯示了參會人數多、回國意愿強等鮮明特點,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近7000人參會,人數比去年翻番。
是什么讓“歸”欲罷不能
有關專家分析稱,除了愛國之心、家鄉情結外,讓留學人員對“歸”字欲罷不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持續向好的政策。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海外引智的力度,加快形成人才鏈,打造人才集群,打造高水平現代化產業人才體系,多項配套措施保障成果得到落實。以廣州為例,2016年初,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快集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產業高端人才和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政府每年將投入7億元、5年共投入35億元支持‘引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秦說。
二是不斷增多的機遇。業內專家指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機遇新的“策源地”。以本屆“海交會”為例,已有322家企業率先登陸“海交會”招聘會網絡平臺,為了給不能到現場參加“海交會”的海外人才搭建充分的交流平臺,本屆“海交會”還提供了O2O視頻面試系統技術支持。
三是相對穩定的產業和潛在的市場機會。“珠三角擁有其他國家和地區難以比擬的完備產業鏈,是創業企業的強大后臺支撐。”深圳前海維度新科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多說。
世界名企看好中國經濟
與“海歸”蜂擁回國伴生的是,不少世界知名企業也看好中國,投資中國。
“匯豐堅定看好珠三角及整個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匯豐中國常務副行長何舜華說。
而在廣州,今年以來,GE、思科等國際巨頭紛紛落戶。“他們看重的是廣州將知識經濟轉化為創新動力的能力。”《財富》全球論壇執行總監倪德慕說。
得益于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匯聚,中國沿海省份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正在從制造高地向“創造高地”轉變。2015年,廣州、深圳經濟逆勢增長,不少經濟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硅谷”正在珠三角廣深一帶高速崛起。
“人才和企業疊加匯聚效應正在讓中國經濟出現‘再生長’,在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的產業轉型中,珠三角地區正在成為中國的‘新硅谷’。”何舜華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海歸 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