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適應新的形勢 做好“人的工作”

2016年12月27日 13:46 | 作者:倪邦文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戰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關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獻。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體與客體、目標與層次、內容與形式、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主動適應主客體關系新變化

主客體關系問題是教育活動認識論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質的一項明顯表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客體關系上,過去往往將教育者擺放在主體的“高勢位”,而將受教育者置于客體的“低勢位”,形成“我講你聽,我打你通”的單向灌輸,從而形成了不平等、不對等的主客體關系,也影響教育效果。

現在高校學生大多是“95后”,是沐浴在改革開放春風、成長于網絡時代的一代。良好的生活條件、現代的教育,使得他們的視野更寬闊,自我意識更強,更自信,更喜歡嘗試新事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發展,給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也使得他們具備了更現代的思想意識和更多元的價值觀念,更加重視平等的交流和對話??傮w來看,當代青年學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及行為方式的多樣化及獨立化,都是遠遠超越前人的。同時也必須看到,現在的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仍處在塑造期,心理尚未成熟,更需要正確引導。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主動適應主體與客體關系的新變化,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增強互動性,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準確理解目標與層次

確立科學的目標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只有準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與層次,才能不斷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四個服務”是對我國高等教育使命的最新概括,實質是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因此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目標。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緊緊圍繞“四個服務”來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體目標是由總體目標決定的。針對青年教師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從廣泛性和先進性的角度來確立不同的具體目標。

從廣泛性來看,“四個服務”的總體目標,要求我們引導師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從先進性來看,要求我們在廣泛性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師生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科學把握內容與形式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豐富的內涵,范圍更廣,既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價值觀教育、意識形態工作,又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既包括社會責任感教育,又包括社會實踐教育;既包括人文關懷,又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既包括高校的和諧穩定,又包括高校的校風學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別強調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產生思想問題根源的實際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內涵,對形式創新提出了新要求。形式由內容決定,服從和服務于內容。如果墨守成規,沿襲老一套,缺乏親和力與針對性,不能滿足青年教師和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很難取得實效。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革弊布新,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采用青年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貼近實際、貼近青年、貼近生活,潤物無聲地給青年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使他們扣好人生的每一??圩印?/p>

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涉及各個方面,總體要求是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貫徹落實這個總體要求,重點是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力:一是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質量和水平,增強親和力和針對性。二是其他各門課都要發揮好育人功能,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三是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四是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理想與現實、社會藍圖與現實圖景相對照的認知和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構建的社會理想和長遠目標,是青年教師和學生健康成長的正確指向,也為青年師生發展提供日益豐富完善的社會條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將貫穿青年師生成長發展全過程,為他們施展才華、實現價值提供良好條件,也為他們建功立業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必須認識到,現在的師生在投身黨和國家事業的同時,非常關注自身發展和個人成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既會受到師生接受心理機制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的影響。當下的主要社會問題,是實現社會藍圖所需要克服的階段性難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民生問題也令人關注,解決就業難、住房難、看病難等問題任重道遠;腐敗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師生自身面臨的社會境遇等都對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這些現實與理想的差距,都是發展中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遇到的一些問題,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過去二三百年工業化過程中也曾先后遇到過。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前提。面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我們以發展的眼光、發展的思路、發展的辦法,統籌各種舉措在發展中予以解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寬廣的眼光、改革的思路、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提出了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解決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我們相信,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現實中存在的許多矛盾和問題將在發展中不斷得以解決。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正確認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與現實,不斷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既要引導師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當下的社會問題,做好釋疑解惑工作,增強他們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又要強化問題導向,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在彌補工作短板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作者:倪邦文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委會主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 發展 教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天堂午夜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 日本又色又爽视频 | 重口AV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无人区国产一区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