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網絡流行語是一把雙刃劍

——訪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姚喜雙

2017年01月06日 11:17 | 作者:柴如瑾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記者:年末的各類漢語盤點,讓我們看到了網絡流行語的鮮活生命力;與此同時,也有諸多名家對一些低俗、庸俗的詞匯表示反感甚至痛恨。您認為應當怎樣看待網絡流行語現象?

姚喜雙:互聯網的持續繁榮發展,尤其是社交媒體形式的不斷更新,為網絡流行語的創造、傳播提供了平臺。一些網絡流行語因其簡潔、形象、生動的特點,深入人們的網絡生活,并已逐步發展至線下,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這不僅豐富了網絡語言自身的發展,也豐富了漢語語言的表現形式,如“給力”“蠻拼的”“點贊”等,都很接地氣。

當然,伴隨著網絡語言井噴式的增長,出現了一些不規范、不健康的網絡用語,如“人艱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澀的詞,“屌絲”“綠茶婊”等低俗的詞。這不僅對網絡語言自身,更對社會語言生活產生了不良影響。

網絡流行語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以辯證的態度,既充分認識其對豐富語言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規范、不健康的一面。對于其使用,同樣是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應按照網絡語言的發展規律,趨利避害,加以正確引導。

記者:語言作為社會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載體,有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那么網絡語言的底線和邊界在哪里?

姚喜雙:規范使用網絡語言,應首先考慮網絡語言不同層級的特點。網絡語言是一個復雜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給力、點贊、接地氣、正能量”等詞,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漢語詞匯系統,其使用應得到支持,如“給力”已被收入《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二是“人艱不拆、喜大普奔、童鞋”等詞,表義晦澀,缺乏規范,不提倡在公共場合、大眾媒體中使用。三是“逗比”“逼格”等,品位低俗粗鄙,會對漢語系統造成破壞性影響,應予禁用??傊?,網絡語言使用不僅要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標準,符合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的基本規則,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此外,規范使用網絡語言,還應考慮其不同使用范圍。在公眾場合,特別是傳統媒體中,要杜絕出現不規范、不健康的網絡語言,以更好發揮其榜樣作用。在社會語言生活和網絡空間,特別是私人交際場合,網絡語言的使用邊界略寬,應更多從引導的視角出發加強宣傳。

記者:國家語委在引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規范使用語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

姚喜雙:教育部、國家語委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在《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將“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作為頭條列入“重點工作”,提出要引導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糾正語言文字使用不規范的現象,引導社會語言生活健康發展。目前,我們正組織專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網絡用語的分類及推薦用語規范。同時注重完善法律法規,加強依法監管。2013年以來,我們開展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研制調研工作,召開網絡監管部門、語言文字專家、網絡運營商、教師代表等參加的網絡語言文字使用專題研討會,為立法做充分準備。2016年,我們依法啟動了語言文字督導評估工作,進一步加大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語言文字規范使用的監管,尤其是加大對政府網站的監管力度。

學校教育是加強規范使用語言文字的主陣地。我們從教材、課程設置、課堂教學等方面正本清源,加強規范,以“教”促“學”,以課堂輻射課外。我們還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舉辦并將繼續舉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行動、書法名家進校園等活動,引導青少年親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在高考中提出了“筆試一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答題”的明確要求。

此外,國家語委委托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相關高校開展監測研究,對網絡語言使用發展變化、政府網站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等進行專題研究。

記者:語言使用具有基礎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如何通過跨部門、跨行業的協作,凈化語言生態、規范網絡用語?

姚喜雙:語言文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關長遠未來,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強組織協調,全面謀劃推進。應充分發揮29家國家語委委員單位的作用,加強對網絡語言生態的監測研究和規范引導,促進語言文字健康發展。

具體而言,一是創新監管政策,根據當前社會語言生活面臨的新挑戰,繼續組織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研制調研和起草工作,使網絡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有法可依。二是兼顧協調現實語言生活和虛擬語言生活兩大空間,我們將聯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加強對國家機關、學校、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公共服務行業等重點領域語言文字使用監管;將聯合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加大對網絡空間語言使用的監管力度。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及時掌握網絡空間的語言生活動態,根據語言發展規律,分層分類管理網絡語言生活。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加強對語言生活治理,規范低俗不健康的語言使用,積極向世界傳遞中國好聲音。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只有加大對網絡空間語言使用治理,營造風清氣正的語言環境,才能使億萬民眾共享一片語言文明的藍天。(記者 柴如瑾)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姚喜雙 網絡流行語 雙刃劍 漢語盤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亚洲日本 | 亚洲第一a在线网站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