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648歲文物建筑淪為出租房 屋頂部分坍塌
據資料記載,督城隍廟始建于1369年,原來有三進院落,占地3600平方米,依次是照壁、山門、二門、節孝祠、戲臺、大殿、后殿和東西廊廡等。如今北側的大殿遺址已被拆除建房,只有山門、前殿和倒塌的戲臺尚存,成為濟南少數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居住于此的尹先生見證了督城隍廟近60年來的變化。據他回憶,這里原先可謂香火鼎盛,大殿里面住著保護城市的城隍,每年城隍生日時,這里都有很熱鬧的演出。十多年前戲臺坍塌,山門和前殿近幾年也破損得厲害。
西北角的那排房子原來是督城隍廟的走廊。我沒有見過走廊的模樣,因為我出生之前走廊就已經被堵死,現在它已經被改造成了民居。”尹先生說,山門前的兩側曾有一對白色的石獅子,如今只剩下方形底座,獅子早已不見蹤影。
尹先生說,對于督城隍廟的保護工作,相關部門曾一度很重視,自己也非常積極地配合工作,并將院內私自搭建的車庫拆除。原以為生活了近60年的地方不會就此荒廢,但不成想車庫是拆了,督城隍廟的保護工作卻一直沒有進展。
現在院內除了戲臺坍塌不能居住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建筑都以每月500到700元的租金租賃出去。”尹先生稱,每到刮風下雨,他就擔心戲臺樓上西北角的屋檐掉落,砸傷從此經過的居民,“這么好的一處文保單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來這兒旅游拍照,進來一看是這情況,太痛心了。”
編輯:陳佳
關鍵詞:648歲文物建筑 淪為出租房 屋頂部分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