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在達沃斯觀世界之變與不變
17日,被冰雪覆蓋的瑞士東南部小鎮達沃斯又熱鬧起來,全球各界領袖精英如約而至,繼續“致力于改善世界狀況”。
事實上,如果把每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當作標尺——而不僅是風向標,用它衡量過去一年人類社會取得的進步,再去定位未來一年亟須做出的改變,就不難感知世界前進的腳步。然而,關于前進的方向與速度,有的預言得到應驗,有的卻出乎大多數精英階層的預料,正如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結果。
至于機遇和挑戰,人類正在抓住諸如新一輪工業革命這樣的重大機遇,重塑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也正為久治難愈的舊危機和層出不窮的新危機焦頭爛額。
在達沃斯年會主會場的一間透明屋外,人們排起隊,等待體驗新科技的成果。去年,這里展示的是虛擬現實技術,今年打出的招牌已是“混合現實空間”。這是一種技術革新帶來的變化。與之相比,今年年會期間,主辦方繼續組織模擬難民生活體驗,這種“不變”透露出西方應對難民危機的無奈和無力。
不僅是細節,從較宏觀的視角——年會的主題來看,相比去年的“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今年的主題“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顯得抽象。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指出,2017年世界面臨五大關鍵領域挑戰: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治理體系、全球經濟增長、改革市場資本主義和身份認同危機。
可見,進行中的新一輪工業革命依舊是熱點。然而,世界經濟減速換擋,潛伏已久的危機集中凸顯,讓人們意識到推動工業革命固然重要,但在處理人類發展事務的根本方式上做出改變更加緊迫。無論戰勝危機還是贏得機遇,都需要具有時代擔當的領導力。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高速變化與發展,人們所習慣的一些傳統概念,諸如社會、有意義的工作、民族國家等正在遭遇挑戰,自然會有許多人感到不安。”施瓦布說,面對各種安全威脅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我們現在更加需要一種應勢而為、敢于擔當的新型領導力,不論是處理國內還是全球問題時,都要放眼長遠,目標明確,團結一致。
具體到當下,如何應對反全球化、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勢力的“顛覆性”挑戰,成了今年達沃斯年會各方關注的焦點。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丁遠表示,當人們把全球化與自由化視作和空氣一樣理所當然的存在,就往往會忽視全球化與自由化的裨益,也會低估甚至漠視反全球化可能造成的災難。
丁遠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選舉凸顯了西方國家精英階層與普通民眾的分化。貧富差距擴大、不平等加劇,令普通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不滿。為此,社會各階層共享全球化和自由化的紅利,是應對反全球化的關鍵。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主席伯克納說,許多所謂的“新危機”早已潛伏多年,其癥狀被較快的經濟增長所掩蓋。“如果不能保持增長、保障就業,不能讓大多數人獲得繁榮的安全感,就無法解決反全球化、保護主義危機。”他說。
在達沃斯可以明顯感到,今年的冬天更冷,世界經濟似乎也較去年面臨更多挑戰。言勝于行,四天時間,400余場活動,3000余位各界領袖,會從過去吸取怎樣的教訓,又將規劃一個怎樣的明天,終需時間和全世界的檢驗。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達沃斯 世界 危機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