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北京:2017年城六區常住人口規模擬再下降3%
昨日上午,2017年北京市綜合經濟部門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研究部署綜合經濟部門2017年重點工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表示,要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以功能疏解帶動人口疏解,切實完成人口調控目標任務,提升城市和諧宜居水平。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一年,也是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近期目標的重要時間節點”,李士祥強調,要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加快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在疏解中優化核心功能。
在昨天的會議上,北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統計局等8個部門分別介紹了2017年的工作情況。
人口調控
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6年下降3%
城六區功能、人口過度聚集,是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根源。2015年核心區常住人口規模實現了由增到減的拐點,2016年城六區常住人口也出現拐點,比2015年下降了3%。對于取得的成績,李士祥表示來之不易。“今年城六區常住人口要比2016年下降3%,用好人口動態監測平臺,確保實現年度工作目標。”
就人口調控問題,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介紹,2017年力爭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200萬人以內,其中城六區人口規模要比2016年計劃目標下降3%。
盧彥說,城六區涉及人口調控近百萬,通州、昌平、大興等區任務也很重,今年疏解整治任務要進一步加碼,計劃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清理無照經營和“開墻打洞”約1.7萬戶、1.6萬處等。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72.9萬人,比2015年年末增加2.4萬人。
疏解
完成三大批發市場撤并升級和外遷
“2017年突出疏解導向,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盧彥介紹,2017年的疏解工作將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深入推進城六區重點區域集中連片疏解治理。”盧彥介紹,將完成動物園地區、大紅門地區、天意等批發市場撤并升級和外遷,基本完成官園、萬通、雅寶路地區等批發市場轉移疏解升級,集中整治鎮村產業小區和工業大院。
重點項目包括推動北京電影學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新校區開工建設,建成北京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二期工程,加快建設友誼醫院、同仁醫院新院區,實現天壇醫院新院試運行。
同時為實現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也將率先突破。交通方面,推動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順利實現封頂封圍,加快推進京張、京沈、京霸、京唐等城際鐵路及興延、延崇等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生態環境方面,完成10萬畝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和4萬畝京津保造林綠化任務,編制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規劃,全面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水平。
副中心
行政辦公區一期主建筑3月底前封頂
記者注意到,這次會議上,多個部門提到了城市副中心建設問題。
盧彥介紹,要高水平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同時,加快實施重大工程,按照年底四大市級機關及相關市屬部門率先啟動搬遷的要求,制定實施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年度行動計劃,力爭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主要建筑3月底前結構封頂。
城市副中心的高水平規劃還體現在政策的集成創新。盧彥稱,要率先形成“一批示范”,比如深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支持通州區率先探索建立“大城管”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區建設。
市地稅局局長楊志強表示,2017年將研究解決城市副中心建設有關涉稅問題。并發揮稅收調節作用,助力首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在降低企業成本上有所作為。
市財政局局長李穎津也提到,將完善市與副中心、中心區、生態涵養區等財政管理體制,推進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試點,建立市對區一般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綜合、分類和定向考核機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常住人口 疏解 建設 北京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