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鎮一面,簡單模仿與復制,形式雷同;一味強調旅游產業的利益導向,使小鎮建設呈現趨利化、同質化、空心化……”建設特色小鎮是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然而如何讓特色小鎮真正體現獨特性?在2月4日開幕的陜西省商洛市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民主黨派和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農工黨商洛市委認為準確定位是根本,特色小鎮建設要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
石磊委員表示,特色小鎮要聚焦特色產業集群和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根據資源稟賦和區位特點,明確一個最有基礎、最有優勢、最有潛力的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差異定位,錯位發展。
“如同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性格及審美意識表現在其言談舉止和衣飾打扮上一樣”,袁平芳委員提醒,特色是城鎮和城鎮文化的個性表現,切忌片面追求宏偉、氣魄。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規劃的剛性和引領作用,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特色小鎮是否有生命,關鍵在于有產業支撐。”農工黨商洛市委建議,必須要把孵化、培育和發展特色地方產業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關鍵。特色產業的開發可以是當地傳統產業,如種植養殖業、核桃產業等,也可以是互聯網金融、創意設施、文藝創作、游戲軟件開發等智力密集產業。
目前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資金嚴重不足。委員們呼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探索產業基金、私普股權、PPP等融資路徑,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建設。(記者 路強 通訊員 何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