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2016年福建海洋經濟穩步發展
2016年福建海洋經濟穩步發展 遠洋漁業投資逾15億元
中新社福州2月8日電 (閆旭)海洋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漁港經濟區加快發展,產業集聚發展不斷創新,現代漁業轉型加快,遠洋漁業發展方興未艾。這是8日在福州舉行的2017年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上傳遞的信息。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福建預計實現海洋生產總值7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9%;漁業經濟總產值2660億元,同比增8%左右。去年,《福建省“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出臺,海洋經濟正在福建穩步發展。
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建筑業、海洋船舶修造業是福建省海洋經濟的五大傳統產業,過去一年中,它們的增加值占福建海洋生產總值的70%以上。而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郵輪游艇等海洋新興產業也正在加快發展,其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超30億元,同比增15%以上。
此外,福建積極培育超千億水產產業集群,提出了到“十三五”末,大黃魚、石斑魚、鰻鱺等九條特色品種全產業鏈產值分別超百億的目標。2016年,九大特色品種產量312萬噸,同比增長7.1%,全產業鏈產值800億元,同比增10%。其中鮑魚、鰻鱺、紫菜、南美白對蝦全產業鏈產值均突破百億元。
作為中國漁港經濟區建設唯一試點省份,福建在2016年制定了《全省漁港經濟區布局總體規劃》,先期培育霞浦三沙、連江黃岐、石獅祥芝等8個漁港經濟區。福建還在實施漁業轉型升級計劃,加速推進設施漁業,實施遠洋漁業工程包建設,扶持水產品加工企業。
記者了解到,福建有10家企業在印尼、馬來西亞建立漁業養殖基地,養殖面積超12萬畝,投資總額超9億美元,福建的境外水產養殖發展規模居中國第一。
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介紹,福建的遠洋漁業工程包建設去年完成項目投資15.26億元,開工建造遠洋漁船127艘,新建(擴建)境外基地4個,新增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項目4個。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億美元建立的毛塔綜合基地,成為目前中國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
吳南翔進一步介紹說,2016年福建新增外派遠洋漁船20艘,外派遠洋漁船達540艘。港順、萬通、正冠、永迅、海之星等企業新開拓的公海燈光圍網項目成為福建遠洋漁業新的增長點;泉州港深滬遠洋漁業通關碼頭2個泊位建成投入使用,成為福建首個專用遠洋漁業碼頭;平潭綜合實驗區出臺扶持遠洋漁業發展的十條措施,積極引導遠洋漁業發展。
水產品電子商務也是福建現代漁業轉型的一個發力點。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已發展會員358家、交易商2187個,累計交易總額4880億元。
2017年,福建提出了“海洋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的目標,遠洋漁業亦將繼續有序發展。吳南翔表示,福建將推動印尼項目轉場俄羅斯、東帝汶、毛里塔尼亞、幾內亞、伊朗、朝鮮東部等海域作業;適度擴大遠洋漁業規模,重點發展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等過洋性項目和印度洋公海項目;推進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經營;提升遠洋漁業整體裝備和國際競爭力。(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福建 海洋 遠洋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