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華裔科學家創新療法治療小兒麻痹癥及結核病

2017年02月10日 09:2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廣州2月9日電 (記者 索有為)原廣東醫科大學校友、現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陳維政教授9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及其團隊發現結核病和小兒麻痹癥的新療法,希望進一步加深與廣東科研機構的合作,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平臺引入國內,造福患者。

陳維政是廣東醫科大學(原廣東醫學院)校友,后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在哈佛大學歷任博士后、講師、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現任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終身教授和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維政長期與暨南大學等國內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國際合作項目。

陳維政及其團隊多年來致力于傳染病生物醫學研究,利用靈長類動物模型,結合分子細胞學和納米科學技術,系統深入研究人類γδT細胞及其受體分子在傳染病中的免疫保護機制,十幾年來公認在該領域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創立了白介素和γδT細胞療法等多種結核病免疫療法,其研究成果多年來發表在《科學》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在此基礎上,陳維政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世界上首個利用細胞與病原體的相互作用,自動化高通量通量篩選抗小兒麻痹癥及結核病藥物的技術平臺。其中,博士研究生張卓然完成抗小兒麻痹癥高通量篩選平臺部分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抗小兒麻痹癥化合物,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傳染病學子刊》上。

小兒麻痹癥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導致,多感染幼童,可導致下肢肌肉萎縮,留下終身殘疾的嚴重疾病。目前廣泛使用的減毒活疫苗有一定幾率突變產生傳播性疫苗衍生病毒并導致健康人感染,2014年全球359例小兒麻痹癥病例中有56例就是由疫苗衍生病毒感染導致。在這種情況下,針對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對徹底消滅小兒麻痹癥、防止疾病死灰復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尚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被批準用于治療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其原因在于病毒突變頻繁,很快就會產生耐藥突變使藥物失效。

利用自動化高通量篩選平臺,陳維政及其團隊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的藥物化合物庫進行篩選,發現了一種廣泛應用于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癥治療的化療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毒的RNA復制酶,通過阻斷病毒RNAo復制達到抗病毒效果。

陳維政稱,由于病毒RNA復制酶相對保守,很難產生耐藥突變;如果和不同作用原理的藥物聯用,同時針對兩個不同的靶標,病毒不太可能同時獲得耐兩種藥物的突變。這樣既可以提高療效,又可以降低單一藥物的劑量,減少毒副作用。

該研究的主要執行者、博士生張卓然表示,選擇FDA批準的藥物進行篩選,可以節省大量藥品開發時間。(完)

編輯:趙彥

關鍵詞:新療法 小兒麻痹癥 結核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丝袜日韩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_日本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